教育信息: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练习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2021-05-29 20:58:35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练习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 杨静
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虽不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它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所学,培养思维,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教学手段,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越来越活跃,内容开放,形式多样。整堂课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活动、气氛热烈。对于新知的探索教师设计新颖,学生兴趣浓厚,但进入巩固练习部分时,老师们会松一口气,觉得课已顺利完成,练习时孩子们不要出太多错就一切OK了。而现代教学论则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呢?在实践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一、抓好基础,注重实效
基本练习是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法则、规律的首次应用,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第一级台阶。所以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紧扣“基本”,使每个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学习有加有乘的混合运算一课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确了有加减法和乘法时的运算顺序,在设计第一部分练习时我仅出示一组综合算式:26×5+20,36×4-15,16+2×28,95-4×11……,我并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求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算顺序之后再进行少量的计算。在初次学习运算律之后我的第一部分练习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组等式:12+58=58+12,48+100=100+48,(125+20)+35=125+(20+35)……让学生清楚准确的说一说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一些变式练习。在学习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后,我首先出示一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在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后,再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非常基础、难度较低的练习,所以占用的时间较少,既能及时的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勇于面对下面的挑战。
二、前后对比,注重整体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在学习了新的知识点后,教师应把与此相关的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迁移往正方向发展。把新旧知识连成一片,串成线,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了有加减法有乘法的混合运算一课后,我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35+2×15 68-4×12 ……,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与笔算
35+2+15 68÷4×12
一课后,我也设计了两组对比练习:(1)400÷8 630÷9 …… 400÷80 630÷90
(2)笔算382÷4与382÷40,通过对比的练习让学生认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练习中,让学生发现知识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应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练习设计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有意识地用,在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了找规律一课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设计植树方案:地点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长80米的跑道树苗种类 怎样栽 树苗数量 由于前面完成的都是基础性的练习,这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经历基础题的训练后学生的情绪需要有一次刺激,所以此时加入这道练习,一来学生情绪高涨,活动时积极主动,二来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取长补短能够较准确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能调整课堂的气氛,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又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同时体会到了找规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后,我出示了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了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大量运用,并且设计了调查统计活动,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在班级同学生内对自己想了解的内容进行统计,通过活动有的小组调查的是同学们的生日,有的小组调查的是同学生的身高、体重,有的小组调查的是同学们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在这之前学生都是按一定的要求和数据完成统计图,而这个练习则完全凭学生的兴趣选择素材,通过实践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了统计的价值与作用,并且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每位同学都亲身经历了完整的统计过程。练习的设计要“精”而“有效”,不能一味的只求多练,要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不能仅仅追求热烈的气氛,忽视练习的价值。当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多采用游戏,故事的形式,多运用儿童话的语言,调整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疑惑的语气,依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不断的刺激他们的神经,促使他们保持积极的练习状态。同时在高年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明显,还可以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选做题,顺应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才能让学生每课均有所得,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真正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