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校园趣事 >

课外学问: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

2021-06-24 06:05:26 来源: 用户: 

现在社会家长对孩子教育煞费苦心,课外教育也很注重吧,那么对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这方面的问题开始感兴趣,因为大家现在都是想要了解到此类的信息,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针对这样的问题做个科普介绍吧。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生动地表现出露珠与月的形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意思是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这句诗生动地表现出露珠与月的形象。

原文及翻译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以上就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网友如果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有不同看法与以及,希望共同探讨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