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来源:
2021-06-02 23:44:01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语文教研记录(十)教研时间:2009年4月23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4月9日
中心发言人
丁春艳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主题内容
1、第五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三篇课文从天上到地上,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这类文章浅显易懂且趣味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留白处较多。
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抓住两个点:一是运用使学生“入情入境,赶真悟实”的表演式的教学方法;二是结合教材,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神话和童话题材,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渗透了一些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向小读者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跟踪台风的卫星》使学生明白了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跟着它、监视它,向人类报告它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台风的威胁,说明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9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使学生了解童话作品对自身的教育意义。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
5、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6、了解水上现代科技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7、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8、能根据所给的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单元教学建议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联想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
单元
重难 点
重点:
1、知道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内容。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认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4、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练习。
难点: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了解科学童话的写作特点。
3、了解有关人造卫星和台风的知识。
4、明白如何筛选材料。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2、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及自由发展空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潜能。
3、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最家的朗读形式,知道多读,在读中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复述能力。
4、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5、把作文教学与各科教学、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
习作2:2课时,
单元练习2:3课时。
5月6日
1、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改编成课本剧。
2、小小讨论会:《我想发明……飞机》
3、课外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分组进行交流。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用“自豪”说话。
过程与
方法
教师把引读和情境图相配合,复习旧知进入课文情境。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有什么用处?2、小骆驼为什么事感到自豪。
可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
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措施
与
方法
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3、板书本课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孩子们,见过骆驼吗?在哪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板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初读自学
1、提出要求:自由轻声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黑板上的词语。集体纠正、评议。同桌互读。齐读。
5、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哪些词语你们已经弄懂了?指名说。
哪些还没有弄懂?学生说不出来就引导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四、精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 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模仿读。
(3)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 分组齐读。
五、作业
指名说:哪一个生字要重点指导,提醒大家注意字形。
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2、简单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指导朗读课文。
(1)孩子们,这一部分你们觉得该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用心良苦,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4、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三、精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价学生是不是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教师小结。
四、总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孩子们,小骆驼与妈妈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五、拓展延伸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板书: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
(自豪)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堂练习设计:
(一)听写本课生词。
(二)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二、个性练习设计:
1.朋友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2.驼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的第二次相遇,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
黄立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曾经说过:“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有效。丁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陆 颖:课文的最后,丁老师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了个性。
候晓月:丁老师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骆驼的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即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又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
蓝小青:丁老师抓住小骆驼挺委屈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小红马的动作、神态、想象处小红马的心理活动,更加突出小红马的看不起,就为理解下文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了。 语文教研记录(十一)
教研时间:2009年4月30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结合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进行组内互检教学常规:
1、备课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
3、测验卷的批改。
4、博客上的评课。
5、每月一篇课后反思。
总评:各位老师认真工作,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并按时完成教导处的布置的评课,反思等工作。
语文教研记录(十二)
教研时间:2009年5月7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刘琼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5月7日
中心发言人
陆颖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丁春艳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刘琼
主题内容
1、第六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就本册教材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思辩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与水平。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叙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人们捕杀恶狼、保护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疫病流行的叙写,揭示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刻道理。《放飞蜻蜓》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单元整体目标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1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2个多音字。
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4、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5、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
6、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7、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8、体会教育家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9、在连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并做到条理清楚、观点鲜明。
单元教学建议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爸爸与汤姆的对话部分,适宜用脚色朗读的方式。
2、《狼和鹿》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了解狼和鹿的习性,收集一些动植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3、教学《放飞蜻蜓》时,可以借助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蜻蜓的结构、特征。
4、演读结合、义演促读:让表演与朗读有机结合,以表演促进学生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教师应由意识地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
单元
重难 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3、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4、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
难点:5、指导学生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做口头汇报
6、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
7、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以读导评,深化理解,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趣出”,有效内化,可以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2、要特别注重从生态的角度给学生作阐释,要善于利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达到学生对本课的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分析课文,抓住狼与鹿的对比,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鹿群变化的对比来对课文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3、本课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家的形象,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生朗读课文为之动情,情感趋向高涨时,及时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
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
习作6:2课时,
单元练习2:3课时。
5月25日
1、请写一段你上课玩玩具被老师发现之后,你的心理活动的小文章。
2、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大家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查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以此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过程与
方法
1、本文的备课要“深入”——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浅出”——把深刻的道理清楚明白地阐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
2、“趣出”,有效内化。教师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内容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3、“巧出”,水到渠成。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
教学重、
难点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措施
与
方法
以读导评,深化理解。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词,朗读本课两遍。
3、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感人的小故事,题目是:“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师板书,学生跟着写)
2、读了课题,和我们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带着问题放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划出带有生字的词。
(2)放声读课文,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3)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词: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垂、甩、涟、鲈、遵”的读音。
三、黓读课文,理清顺序。
1.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2.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3.总结: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
2.名读第一自然段。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教师指导朗读,抓住“明月”、“慢慢”这两个词。
3.第二小节。通过朗读来体会“涟漪”的意思。
4.第三小节。抓住“一定”一词来朗读体会。
5.读第四小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哇”这个词。)
6.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7.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出示四组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①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
②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③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1.认读生字及词语。
2.说说怎样记住生字的字形。
3.描红文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4.完成《习字册》中的生字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教给方法。
1.写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2.听写的词语说说汤姆是怎样钓鱼的。
3.结并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
板书: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二.习课文第五至十二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5至12小节。
(1)反复读课文5至12小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句子,写出读书的感受。
(2)对于感受深刻的词句要反复、大声朗读。
2.报交流读书成果,抓住汤姆和爸爸的话进行品读感悟。
(1)抓住爸爸说的三句话品读感悟:
①“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抓住“必须”一词,指导读出爸爸不容置疑的语气。
②“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指导读出劝导教育的语气,练习用“允许”说一句话。
③“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a.导读出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
b.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
(2)抓住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①“‘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是第一次写汤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指导读出汤姆无可奈何的语气。)
③“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指导读出汤姆遗憾、失望的语气。)
3.角色朗读汤姆和爸爸的对话。
4.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爸爸的话。(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5.发谈话: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课文最后一节。
2.姆有遗憾吗,后悔了吗?研读最后一节。(引导学生抓住“一直”、“铭刻”、“回响”等词语体会这件事对汤姆的影响。)
3.写结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4.结: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
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述指导。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根据汤姆的心情变化进行复述;尽量多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2.累妙词佳句。挑选自己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摘抄或背诵。
3.荐课外阅读《中彩那天》。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汤 姆:
不情愿
→
无可奈何→失望
爸 爸:
必须
不管……都……
铭刻
自觉遵守规定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将下列各字抄写三遍。
允
钩
未
竿
规
二、将下列几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我
担心
低沉
不要
规定
三、说说你知道的生活中的规定。(写出三条即可)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
刘琼: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
黄立嘉:在探究汤姆内心“放”与“不放”鲈鱼的时候,老师用和学生表演情境对话的形式,把汤姆的内心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就像在拿着大鲈鱼的汤姆,用丰富的对话来表现文本的空白,对于文本的挖掘是很到位的。
丁春艳:本设计贯彻了课改精神,从钓鱼情景的体察、人物思想感情的体验、返顾全篇的归纳等,都启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活跃了思维,深化了理解。
候晓月:陆老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交流为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的?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蓝小青:陆颖老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体察钓鱼情景。汤姆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惊喜之情自不待言,陆颖老师有意识让学生反复送度“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体会汤姆特有心情,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充分活跃了课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