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个人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观察、考究、归纳出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巧妙应用,只有巧妙应用才能体现新的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教学环境,贯彻新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 现代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CAI) 数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简称CAI),在师范院校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可见,CAI是师范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CAI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I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很普及。几乎每节展示课我们老师都在用,可见它的普遍性。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因为CAI能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多媒体的应用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到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优势的一面,也应看到多媒体在各地学校实践应用走入误区的一面。不合理、正确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反而阻碍教学进程,带来负作用。因此,只有正确、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促进教学进程,成为数学课上的亮点。
本篇论文结合自己从教数学以来,积累了一些精彩、亮点的案例来分享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亮点一:空间的、抽象的变得如此平面、直观——触手可及
【案例】
北师大教材二(上)第三单元《看一看(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同一方向看不同物体,他们的形状可能相同。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实物观察和动画播放对比活动如下:
活动一:感性认识有误差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小组活动,搭同一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的活动,并交流说一说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发现有学生答案不统一,教师问: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二:理性认识分析误差的原因 接下来,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同一物体:播放正面(其他面完全看不见)发发现观察的形状统一、播放侧面以及上面得出学生观察到的都是统一的结果。
师总结:原来我们一般在观察物体时,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看到同一物体的正面不一样主要是受其他两个面的干扰,我们一定要克服干扰正确的画出看到的形状。
【课后调查】二年级两个班分别都是50、48人,201班采用这种教学,202采用分组活动教学,对于课后答题正确人数做了如下统计(允许两班学生存在细微差异)

问题
班级 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面 根据形状判断是物体的哪一面 正面观察画出你看到的形状 连线题,不同人看到的茶壶
201班 48人 50人 45人 50人
202班35人 38人 34人 44人
【思考】通过课后调查统计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明显效果好。仅根据答题的数字调查结果得出,而在学生分析问题调查中惊喜的发现在这些正确答题的学生中201班学60%能正确讲解分析的过程,而202班很多答对的学生仅有10%的人会分析。这种结果也在我意料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对比,学生对本来存在的数学知识和规律变得如此简单、触手可以。如果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会变得如此复杂、深奥,而通过小组活动因为认知水平使教学难点被朦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教师为了拨开面纱要花去大量时间、还累的筋疲力尽。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观察到的结果有误差是因为我们受了其他两个面的干扰,因此,明白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更深刻的领悟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最多能看到物体三个面。
亮点二:既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又能通过视觉刺激建立表象——一箭双雕

【案例】
北师大三(上)P44《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和理解周长,能测量并初步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2、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师在刚开始的课堂导入中用5段视频导入
(一)情境导入,揭示周长

2、取生活中一件物品——树叶,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小蚂蚁从起点出发,沿着树叶边线跑了一圈,回到了起点。

3、揭示: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跑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课题。
【课后调查】三年年级两个班分别都是52、50人,302班采用这种教学,301采用传统教学,对于三年级期末检测关于周长的正确人数做了如下统计(允许两班学生存在细微差异)
问题
班级 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
301班 34人 49人
302班 48人 50人
【思考】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及长度测量,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周长的意义水到渠成,但他们的认识会停留在对图形的整体印象上,对平面图形的大小会更有感受,对于周长的概念所知不深,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所以在导入中,教师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五段视频的展示,创造了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箭双雕”。
亮点三:使多活动的课堂衔接自然、有序——立竿见影。
【案例】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二(下)《认识角》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能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直角,利用工具检验,在比较直角中体验直角的大小是相等的。
3、在认识锐角、钝角中,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
教师在感知直角、建立直角表象中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都是通过投影进行实物演示,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感悟直角、锐角、钝角的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