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优秀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图形教学
来源:
2021-06-08 17:24:35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毛莉 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教育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现代化教育教学逐渐走上成熟和完善,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本文通过探究信息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有效整合,得出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其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创设动态情境,还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引发其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欲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树立学习信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如:讲解轴对称的概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一“飞”上屏幕,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多媒体课件边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边用动画展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子放入水瓶中乌鸦就能够喝到水了?学生在新鲜的情境中,学习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对“体积”这一概念就由兴趣转为自觉地探究,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二、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建立几何图形概念
在图形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小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我们在教学中,一是把概念建立在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上。比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因为学生空间想象力差,对“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难以理解,所以建立圆锥的高的概念比较困难,教师用语言描述,不仅烦琐,而且不容易到位。于是,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先出示圆锥图,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与圆柱体有何不同?课件演示圆柱体圆面无限缩小成为一个点时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拉出表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的虚线,让学生透视到高。这样的教学,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圆锥的高这一概念。二是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推导方法,但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演示: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圆的周长、半径、面积部分,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等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①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②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
三、利用信息教育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点亮自主学习的火花
优秀的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教学中,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24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利用多媒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在事先画好的表格中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和长方体的体积。每一次拼图都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发现和记录,最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从完成的表格中,大家发现了什么?从而推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借助多媒体有效地传递了新知教学,将不易表述,现场又难以演示,学生又难于理解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难点的突破便水到渠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