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教学案例中的反思

  (一)统编教材难不难的问题

  近期有教师反映三年级上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曾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培训班上,问与会教师“这篇课文三年级学生学起来难不难”,他们认为“不难”。

  为什么农村的学生学起来“不难”?与会教师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学生喜欢读这篇童话。而认为这篇课文难的教师有没有研究过“难”在哪里,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看待教材选文,还是从儿童学习的角度理解教材选文呢?有没有认清、把握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呢?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喜欢读、喜欢学,再讨论这篇课文难不难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由此看来,理解、把握教材时出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还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教学跟得上他们的发展需要,要认清教学目标,吃透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意图。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的问题

  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如下: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出示毛主席的题词与雷锋照片。教师激情引入: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唱着这首歌长大,听从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3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个单位组织的学雷锋活动,今天我们也来开展一次活动(课件出示活动会标:雷锋精神代代传——学雷锋诗歌朗诵会)。

  其次,分组排练,全班汇报表演。

  最后,表彰激励,评选“优秀朗读者”“最佳合作小组”“最有创意小组”。

  由上可知,这节课基本上看不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将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情境导入的一大段话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3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可能使学生误以为只有3月才学雷锋,其实学雷锋是一个人日常的自觉行为,“各个单位”这样的语言表述也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应立足文本,重视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体现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之中,同时还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能够触摸到学生的真实情感,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

  重庆郭蕾老师在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中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之所以得到了与会教师的普遍认可,是因为这节课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思想性,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想这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基于学情,考虑到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在哪里;二是对全套小学语文教材、年段特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这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三)统编教材的整体性问题

  教材是一个整体——单元的整体、年级的整体、年段的整体以及全套教材的整体,这实际上是教材的系统性。

  我们可做以下思考:执教高年级的教师,有没有认真阅读低、中年级教材?中年级教师有没有了解过低年级、高年级教材?低年级教师有没有研究过后续册次教材?

  想要用好统编教材,就要从整体着眼,了解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能力训练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强整体教学观,在教学中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把小学六年学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例如,根据文章的题目、找出文章中的关键句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把文章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把握主要内容。又如,边读边列提纲、把各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教师教学时,需要知晓前面教材相关内容是怎么安排的,学生在不同年级掌握了哪些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相关能力发展水平又是怎样的,从而避免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对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回顾、总结。例如,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用批注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又如,修改的习惯,查找资料的习惯,勤问勤查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都需要在前几个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进行培养,逐一落实。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如果在学生刚入学时就从一点一滴进行要求,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年级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高年级,即五年级以前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就较难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了。因此,对语文学习而言,低、中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六年级才重视培养习惯就来不及了。

  (四)学生转换角色表达感受的问题

  最近听课时我发现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一篇课文的学习快要结束时,教师总喜欢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主人公发表感言或转变角色谈感受,“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说?”“假如主人公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好像长期以来就是这么问学生的。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喜欢问类似的、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呢?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学生或者说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是什么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有教师问:“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对在这样环境中工作的母亲说几句话吧。”学生常常会说:“‘我’非常心疼、震惊、愧疚、感动。”“妈妈,我知道咱家很穷,知道您日复一日辛苦地工作,没想到,您竟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您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叫我怎么张口问您要钱呢!”学生这样说往往“口是心非 ”,说的都是假话、空话,因为他们缺少文章主人公这样的生活体验。

  再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有的教师又会问:“如果你就是巴迪,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兴奋、得意。”学生说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

  语文教学应提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前面讲的这些问题,情境存在了,但不是真实的语言情境。

  一次听完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课的教学,参加课后座谈交流时,所在学校校长告诉我,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不赞成最后提“此时此刻你想对故事中的老人说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小学教师认为不行,觉得没有这样的问题这节语文课好像结束不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说的完全符合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想让学生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学生就往这个方向说。我们的小学生太可爱了,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教师的心思,双方配合得很默契。请想一想,这样的教学预设和流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也有过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哪里?

  这不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有的问题。1996年根据“适当缩短学制,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精神,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开始减少“少、慢、差、费”内容;2000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克服“繁、难、偏、旧”内容。但是,这些问题好像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希望教师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过程中,能够依托统编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上教学案例是我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师从繁重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如何让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希望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能够使语文课堂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不敢说大的改变,但至少要有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