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小学语文教研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来源:
2021-07-24 00:29:12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要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必须在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上下功夫,花大力气。几年来,我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打破常规教法,进行读写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阅读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
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简单又是教师最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是错别字较多,特别是后进生,往往是错字连篇。尽管是教师费尽口舌,还是不能纠正。根据大纲要求,我从二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把字词的处理完全交给学生,我只在课堂上检查效果,解决自学中的难题。一次我发现噩耗的“噩”字学生记得特别清楚,就问他们是怎么记住的,一个学生说:“一个国家的王子死了,人们就张开口大哭”。这样,他们记住了字形,了解了字义,既培养了能力,又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写作时主动查阅一些所用字词,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了自学能力,主动阅读一些文章,为写作积累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讲读课还是阅读课,我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摸作者的思路。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一个苹果》前,要求学生说出这个苹果是怎样传递的,并画出线路图,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我略加点拨,学生很快地给课文分了段,总结段意,找出了中心句,明确了中心,较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受到了思想教育。让学生会提问题,每一篇新课文我都要鼓励学生提出一些与中心有关的问题。读书越认真,就越能把问题提到点子上。为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愿望,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为班内图书角的开放时间。读前要求,让学生选好内容,集中精力,认真细读一两篇,写出读书笔记。读书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抓住了学生独立学“走路”的好机会,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调动学生读写的积极性
过去,影响学生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要求过高、过全,不注意阶段性。因此,我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到三年级上学期进行和片段训练;到下学期连段成篇。我把三年级上学期所要求的作文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着重解决一个问题,下学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写具体。学生作文些不具体的原因,一是观察能力差。二是没有掌握写具体的方法,针对这两点,我着力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使其逐渐懂得如何观察。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抓住主要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另一方面我还有计划地设计了一些跳绳、扫雪、种花等有趣的活动动。活动前给学生提要求,让他们注意观察,做好记录,然后做片段训练。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学习完整地、有序地写一件事。小学生写一件事往往次序混乱,不注意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完整地叙述,条理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带着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周围的环境。看后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把所有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有次序、完整地口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写出来,大多数同学些得较好。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和重点。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 ,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特点和怎样抓特点,再教给学生在作文中如何反映特点。如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人物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自己要写的那个人的特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快掌握了写记叙文的要素,为四五年级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
三、根据教材特点,读写紧密结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
教学生写好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要攻下难点,光凭无目的地多练,写作水平就会象爬梯子似的步步高升,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技巧。如:我在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就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适合儿童的动人情节。让学生细读,得到了不少益处。在此基础上,我有要求学生把这一段改写成一段故事形式的文章,使学生从中悟出了道理,掌握了方法。
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
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以获得写作素材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环节。在作文指导课上,我尽可能运用幻灯片配合教学,分散难点,抓住重点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类题材写作技巧。为了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就大胆地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体验。有时还亲自带学生到田地、果园、河边观察,并作必要指导。这样学生的作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物,基本克服了文中有假、大、空、套的毛病。为了使学生养成多看、多想、多听、多练笔的习惯,除了两周一篇作文,一周一篇周记外,还有目的地设计了一些小作文。有选择地让学生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看后组织讨论,写出观后感。为了进一步活跃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我把每周的课外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儿童的写作素材,学生写日记再也不感到没啥可写了,大多数学生以养成每次活动写一篇日记的习惯。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到生活实践中去仔细观察,通过思维,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五、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自修能力,提高习作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批改作文也一样,“改”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改”。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可以克服学生马虎草率的毛病。这就要我们对传统做法来一个改革,把修改作文的权利教给学生,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基础上下功夫。教师只给予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只有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才是终身受用。我让学生自修的方法如下:
1、 集体修改病文。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避免作文上的通病,采取了病文集体修改的方法。如一次写人的文章《我的弟弟》(不是学生的文章,是我有意安排的病文),病文地出现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争抢发言,分别找出了文章详略不当,人物外貌描写太多,弟弟怎样聪明该详写的写得太简单,中心不明,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毛病,还自己动手修改并重写了这篇文章。这样确实培养了需鞥生的识别能力,掌握了写人记事的继续方法。我认为这种做法比写几次记叙文的收获还要大得多。
2、 自己修该草稿。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老师批改后的作文从不过目,或是看一下评语就算了,不去做过多的分析和研究。为了使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习惯,我一般出的作文题不让当天就写在作文本上,最少要给几天时间,有时还长达一周,留有充分余地让学生反复修改草稿。
此外,在提高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中,我充分认识到:一篇文章选材是由写做目的决定的。教学生写作时,还应加强观察、思考、表达必须从歌颂崇高精神出发,做到作文与育人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思想健康。由于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