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教研随笔 我是语文老师没有如果
来源:
2021-07-25 09:48:55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今天读周国平的《如果我是语文老师》,他用自己的经验总结说:“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这两种都是语文老师认可的,因为只有大量输入才能有选择输出,即学以至用。所以没有语文老师会否认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更没有语文老师反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他还说:“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他举出一例说,“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村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一个网友的跟贴说出了我的担心“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按照你这种做法,你班的学生会在中考或高考中全军覆没!你以为现在学生时间那么充礼裕?只学语文一科?”
我是语文老师,没有如果。我认同读课外书,却不敢用课堂时间来让全体学生读课外书,不敢拿学生的命运做实验,更不敢拿高中学生的命运来赌一把。会不会全军覆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学生从小学读到高中,从小学写到高中,那绝对是文学的高手,如果从小学一路应试到高中,让高中学生适应读和写为主的语文课形式,恐怕学生自己都接受不了。郑渊洁不满当时的教育,写十本童话,拿自己的儿子自行教育,并且成才。这是个个例,而且是量身定制,恰好他儿子的兴趣又在童话上,并且郑渊洁本人不在乎文凭这件事,试问语文老师有这个决定权?能保证学生百分百成功?既没有决定权又没有金钢钻,况且学生的兴趣不是人人都要走文学之路,如果让学生的全部语文课只用来读书和写作恐怕是另一种形式的“一刀切”,必定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的同事的一次感叹“爱上语文,是爸爸送给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枕在他臂弯里学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她的兴趣是从读诗背诗开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也许会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但不一定会培养出很多作家,也不会出很多语文老师。既然不是以培养作家和语文专家入手,那么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学科思想就少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就少不了,让语文素养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方面基因就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