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让朗读成为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助推”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谭培霞


我们总是说“朗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它是“手段”,是因为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朗读可以再现形象,可以还原画面,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言以蔽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感悟写法,即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适切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以下是我的点滴思考,期得与大家共飨:



一、朗读帮助学生正确感知文本



朗读传递的是一种理解。“轻、重、缓、急、顿”就是一种理解,教师通过准确把脉,就能在读中指导学生理解意思。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个句子如何停顿就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有两种停顿的现象,



其一,“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其二,“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学生很容易将“上”与“历史”紧连,但是联前想后,前文中说“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显而易见,是用“一百年”和“上百万年”进行比较;下文紧承的是“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通过指导学生准确把握停顿,也就准确把握文本了。



不仅在现代文中,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因为言简意赅,停顿更应关注。《伯牙绝弦》一课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古。”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抑或“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仔细琢磨,理应是第一种读法是比较准确的。因为这是按照句子主、谓、宾进行停顿的,这样的朗读会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句意。



《杨氏之子》中有两个难读的句子“孔指以示儿曰”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结合理解,正确的朗读停顿应该是“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尤其第二句是“夫子家/禽”还是“夫子/家禽”,这显然是与文言文中浅显的古代文化常识相结合的。



在平素的教学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似乎是预习时就应该完成的事情,常常被我们忽略。然,学生有时会出现破读的现象,这显然是理解有误,通过朗读给以纠正,实现正确理解。朗读的作用就在于此。



二、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悟写法



朗读不是读来读去,倘若伴随着新的感受和发现,才会朗读得有层次,感受到朗读的魅力。



·帮助学生读出形象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的“负荆请罪”这一故事时,指名读、分角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



生1:蔺相如是以国为重,廉颇以自己为重。



生2: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廉颇知错就改。



生3:蔺相如大度,廉颇小气。



……



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出这样的感受并不难,可是教学中,我们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贴个标签,知道一些关于品质的词语。“形象大于思想!”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行走在阅读中,在“读中感悟”?教学时,不妨从文字中引导学生发现,请看这两段话:



1.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倘若不进行深入引导,学生会不会从文字中读出蔺相如和廉颇的特点?也许能。但是,这并不是基于对语言文字进行深究而得之的,而是带有直觉性的答案。语文教学不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吗?缺少了这个来回品读的过程,语文课的味道就寡淡了。



如何改变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教学?引导发现!



在出示第一个语段后,引导学生发现廉颇口口声声的都是“我”,再深入到文本中进行朗读感悟,强调着“我”来读,学生设身处地地朗读廉颇的语言,廉颇那“自大、小心眼、自以为是、以己为重”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



同理,学生也会从二人的语言中进行对比,发现蔺相如的口里说的、心里想着的都是“赵国”,这就是“顾全大局”,这就是“以国为重”;他不是直呼“廉颇”,而是一口一个“廉将军”,他以德报怨,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就是“心胸宽广”!



这样的教学过程,人物的品质、特点不再是空洞无所依的,而是呼之欲出的。两位的形象才立体起来,不是扁扁的一两个词语。学生再去读人物传记的时候,才会关注到语言中的细微称呼所折射出的人物内心。



【案例】《白鹅》中“吃相”一段,“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究竟是怎样的吃法?可以通过指导课文的句子来体会──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吃一口泥和草。一读:读出吃的是什么?自然朗读时就会强调“冷饭、水、泥和草”。二读:能少一样吗?(下饭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三读:这个吃饭的顺序可以改变吗?(不能改变,即便离得很远,也是这样的吃法),朗读时,学生又自然会关注到“先、再、然后”等表顺序的词语。这样,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三眼一板”有了具体的界定,“鹅老爷”就是这样,吃饭时下饭的一样也不少,连顺序都不能改,就这么架子十足,就这么讲究这么有派头。这就是──三眼一板。由此,对“鹅老爷”的脾气也就有深刻认识了。



这样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学生会从中读出滋味,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了藏在语言文字中的“密码”,这恰恰是学生容易忽略的。课堂的精彩就是“陌生”的价值。读出发现,才让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