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电子课本(论语十则)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论语十则电子课本,论语十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2、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3、”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4、”5、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5、”6、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6、”7、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
7、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8、”8、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9、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9、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10、"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11、”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12、”(《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13、”(《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14、”(《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15、”(《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卫灵公》)三、出处《论语》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21、《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22、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3、二、作品赏析《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24、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25、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26、三、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2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十则。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