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因此,数学老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课堂交流,内外兼修,锤炼语言,让学生能真正地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

 一、增强数学评价语言的内核——尊重自在心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可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其自尊显得极其重要。一次数学课上,。我把全班同学分两组竞赛,各自出题,任点对方组员回答。话音刚落,我就发现A组有几个学生狡猾地看着B组的××.心中“咯噔”一下,果然,A组学生出好题.不假思索地喊了那位他们“看好”的同学,这位学生这样解答:17.28-5.7+7.28=17.28-7.28+5.7=15.7,在A同学欢呼声、B组同学责备的眼神中.这位学生脸涨得通红,愧疚的我急中生智,说了三句话:“××同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好!”“虽然他的答案不正确,却能给我们启迪。”“各比赛小组是一个整体.B组同学为什么不和他一起解决呢?”第一句评价是对学生敢于发表意见的赞赏,第二句评价是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肯定,第三句评价则揭示了该生答案不正确的信息,同时教育学生要有集体意识。终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位学生找到了正确答案,大家用自发的掌声肯定了他。看着笑容回到了这位学生的脸上,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这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这不就像一双温暖的手扶持学生进步吗?

二、打磨数学评价语言的品质——准确细推敲常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然而“好!”、“真不错!”、“你太聪明了!”等赞美之问不绝于耳;“五角星”、“小红花”,“红太阳”的奖励漫天飞舞;在教师“引导”下,整齐划一的学生掌声和“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声在课堂上此起彼伏,难免让人觉得“声不由衷”。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有的学生会飘飘然,有的学生会产生淡漠感。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出错,很可能是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出了问题,所以.如果老师仅对错误简单地用“不对”来评判,那么,即使学生暂时记住了正确答案,因为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下次还可能重犯这类错误。一次,一个学生把一道计算题做成:482-106=482-100+6=388,我没有直接去否定他。而是说:“106=100+6,没错!可是……”我话还没说完,他连忙说:“我明白了,一共应该减去106,所以减去100后还需减去6。”我冲他笑了笑:“你那样做,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他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个案例说明,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妨帮助孩子一起寻找根源,引导

或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促进学生主动去梳理自己的思路。这样,不仅能使孩子真正掌握了知识,而且学生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