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文章欣赏 “三变”──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吴敏娥
摘要:本文针对中年段习作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中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忽略知识迁移,导致只会抄写,不会运用”“忽略已有生活体验,导致千人一文”“忽略生活积累,导致只讲方法,没有效果”的3大弊端,进而提出“三变”策略,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的目标:(1)变单纯抄写“优美句段”为赏读“优美句段”构成方法;(2)变生硬“教师范例”为尊重“学生个性”;(3)变单一“个人日记”为互动“轮流日记”。通过实践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学习到习作的方法,懂得运用积累的语言有个性地表达,使得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年段;习作目标;轮流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中年段习作提出了三个明确的要求“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1]”从中年段的三个要求中很容易看出习作的积累、运用、表达的要求。积累,就是要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来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运用,就是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出来。表达,就是敢于把自己的习作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本文从一次中年级的习作指导课中发现当前小学语文中年段习作教学的普遍现状,并结合自己的班级,思考相应的策略,以提高中年段习作的教学效果。

一、缘起:从一节习作指导课发现中年级习作的普遍现状

在某小学听过一位教师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课“介绍我自己”。课堂基本环节是这样的:先创设一个“喜洋洋”的卡通人物的情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特点,再出示两段写人物外貌的片段来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照镜子”来描述自己的外貌,让学生当堂展示自己的外貌时,每个学生的外貌都没有明显不同,近似乎一个“饼模”印出来。最后以例文《胆小鬼》引领学生怎么写自己的特点,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说自己的特点时,都是以写“胆小的我”为题目,出现了千人一脸的“怪象”。一节课下来,学生知道了要从外貌描写自己的特点,都知道要把写具体,但是,学生却从来没有用上自己抄写到的优美段句写在文章中,写出来的具体情节都是自己胆小的一面,却没有什么个人差异的特点。

二、寻因:当前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的三大弊端

上述的这节习作指导课,尽管教师以范例引领,想学生明白写人习作的方法,但学生习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节课让我感到很失落,也引起我的深思。为什么班里60%的学生都写“胆小的我”,本想通过这一节课的“举一”,得到更多的“反三”,但结果并不理想。老师本想“猜一猜”“照镜子”这些情景解决对自己外貌的描述,结果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关闭了他们抒写自己多彩、灵动的一面。像上述这节习作课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一)忽略知识迁移,导致只会抄写,不会运用

许多老师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时,只是重视学生抄抄写写一些优美的词句,背诵一些优美的句段,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他们很少让积累的优美的词句重现在习作中,由此可见,学生只是抄抄写写的“机器”。

(二)忽略已有生活体验,导致千人一文

在现实的习作指导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揠苗助长”的心态,不满足中年段的习作目标,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于是便出现了“高估”“要求过高”的现象。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或事物时,便“越位”灌输自己的习作方法,用很多的例文引导学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结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感受,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了。这样的习作,是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习作形成千人一面的重要表现。

(三)忽略生活积累,导致只讲方法,没有效果

每个教师都知道要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使习作能做到真情实感。但是在现实的习作指导中,教师都是笼统地说:“要把文章写具体。”“把文章写详细一点。”课堂上,只教学生一些审题、构思、表达的僵硬方法,却很少在教学的文章里去实践。课后,教师让学生写日记,却很少关注日记的质量和学生究竟写了什么,最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干巴巴,日记的积累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导致学生做了等于没有做,写了等于没有写,应付了事,最终收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策:“三变”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写作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不发不畅,这种生活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因此笔者根据当前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三变”策略,有效落实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以提高中年段习作效果。(一)变单纯抄写“优美句段”为赏读“优美句段”构成方法一段又一段的优美句段总出现在阅读中,但孩子们只会把优美生动的词、句、段如实地抄写下来,至于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在哪里最为妙?孩子们都如同漂浮在茫茫的大海般。尽管会用总是缺少真实情感,缺少原创成分,也只是他人语言生搬硬套,只是华丽辞藻的机械堆砌。让学生每天看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摘录优美词句,积累生活中有效片段,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有的声情并茂地朗读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启人的美文,情动辞发,仿如身临其境;有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有的说说描写春天等事物的精妙词句,与同学共勉。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从词句精妙、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播指导,使学生不仅能欣赏美文,吸取语言精华,而且作文的技法也能在阅读中积累,运用,潜移默化。学生收集交流精妙词句、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积累的过程,也是收集信息、交流摘录欣赏交流精语妙言的过程是一个隐形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就理解得越透,对生活也感悟的越深,写起文章就得心应手。教师们可以采用《心花怒放》本,先让学生摘编一些优美句子记录在本子上,老师用红色波浪线或“笑脸”表示赞赏,也可以用“你的语句让人眼前一亮”等的评价语进行鉴赏和肯定。此外,每周一次进行“班级小记者”活动,活动中通过采访、报道等形式展示学生的佳句或将这些句段做成课件一齐欣赏。【实例一】学生在学习了《荷花》一文后,对优美佳句赏析如下:我喜欢的佳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赏析:重点词语:挨挨挤挤 冒出来(文章通过拟人、比喻来表现荷花的漂亮。)佳句运用:(1)重点词语:冒出 神采奕奕(以拟人的手法,表达春天的气色)(2)阳春三月,课室门前的白玉兰树的树枝上冒出了一点像指甲盖小的嫩绿,远远望去隐隐约约的有点绿意。在老叶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神采奕奕,感觉春的气息已经来到。评语:你所摘抄“荷花”和“荷叶”两句话美极了,在运用词语去仿写上让我眼前一亮。【实例二】另一名学生学习了《荷花》一文后,对相同优美佳句,不同赏析的比较。我喜欢的佳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赏析:重点词语:挨挨挤挤 冒出来(文章通过拟人、比喻来表现荷花的漂亮。)佳句运用:(1)重点词语:闪亮闪亮 压弯了腰 翻滚(以拟人的手法,表达雨后白玉兰的美丽)(2)今天我来到白玉兰树下,可能是昨晚下雨的缘故吧!叶片都被淋湿了,一颗颗晶莹的小水滴在叶尾间闪亮闪亮的,偶尔几片叶子都被压弯了腰,然后在空中翻滚,落在了地上。评语:你喜欢的佳句我也认同,你灵动地运用了“闪亮闪亮”“压弯了腰”“翻滚”来练笔,写得真棒!学生通过对佳句的欣赏,明白了句子的构成方法,并把此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事物中,写出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学起来容易,写起来有骨有肉,用起来有章可循,从而使学生写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文章,解决了学生只会抄不会写的弊端。(二)变生硬“教师范例”为尊重“学生个性”孩子们对世界本是充满敏感和好奇,一花一叶,一蜂一蝶,都能开启他们灵感的大门。可是什么时候,孩子们变得对大千世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呢?老师过多的干预,反而使孩子们对生活失去了新鲜感和敏感度。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提出:“解决学生作文上的温饱,老师最不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做饭,饭已经有了,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拿喜欢的饭。[2]”孩子们的生活其实本身就丰富多彩,无需教师“范例”,只需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生活,学生的小世界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奇事情。【实例一】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的过程中,突然而来的风雨,让学生展现出无限的写作兴趣。学生写道:午读课,同学们正认真地听着班长听写时,坐在窗边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顿时,大家把目光投向他,发出哈哈大笑。我看了看那位同学后目测天空,原来风特别大,把窗帘吹起来,竟然裹住他俩。放在讲台上的日记本也狂翻起来,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同学们纷纷站了起来,往窗外看,风夹雨把白玉兰树打得东摇西摆。风啊!雨啊!你来得太猛烈了!来得太突然了!来得太爽了!【实例二】第二位学生作品,写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写道:“哎呀!哎呀!怎么会这样?”我听到坐在窗边的同学发出尖叫。我们情不自禁地放下正在听写的笔往青青那边看去,接着就是放声大笑起来。原来,天突然刮起的一阵大风把窗帘吹翻了,把他俩裹起来。“嘭”的一声,风生气地把门也带上了。我们惊呆了,也被吓坏了!其实,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不需要教师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学生本来就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独一无二的个性体验,让学生懂得用我笔写我心,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就像平常生活里突如其来的大雨大风,却给了我们一次惊喜,一次绝好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大风雨的感觉。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千人一面,千人一文的现象。(三)变单一“个人日记”为互动轮流日记”日记是习作积累的最常用的方式。平时日常的日记积累,学生感到平淡,没有兴趣天天积累日记,觉得天天写日记,没有什么东西写。于是,笔者针对上述的问题,开展全新的日记方式──轮流日记。笔者轮流日记的具体做法是:将班级中的学生按每5人一组,组内成员轮流每天写一篇日记,轮流担任组长,每天交一次,一周统计一次总分,通过评选“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趣。日记命题可以是开放式,可以是接龙故事式,可以是谈心得,可以是老师命题式……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通过轮流日记进行写日记,学生体现出愿意写,主动写,并且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不知不觉就让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自己走进了朋友的生活中,使学生每天写出来的日记激情四溢,形式、内容包罗万象。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一组学生的轮流日记,解决学生积累和乐于分享的问题。从这组轮流日记中可以清楚看出每篇日记开头都有生生互动的情况,学生都会对同学所写日记进行评价,点评感受,后面都有教师对学生写的日记的评价情况。学生写出来的日记也有骨有肉,富有真情实感。【星期一的日记】写出了学生对老师的发现,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星期二的日记】承接这星期学生的有趣发现老师,今天第二位学生就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星期三的日记】星期三写日记的学生,在这位学生没有新鲜事物发现的情况下,学生却写上了在父母出差的时候,自己来当差,写出了真情实感。【星期四的日记】星期四写日记的学生,就用自己出黑板报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星期五的日记】星期五写日记的学生,就把自己突然停电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的具体,感受至深。轮流日记这一妙趣横生的习作训练形式,使学生写日记乐在其中,每个学生都愿意轮到自己,想在日记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事物。因此,轮流日记不但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而且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在习作中互相借鉴,共同体验,达到欢乐习作,乐于分享习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教学效果,达到中年段习作的目标。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习作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训练,以字词句段等语言素材为载体表情达意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探究、思考、表达、创新,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才能有效落实习作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url=]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url]. 2011版.[2]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