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对比思辨
来源:
2021-06-25 06:08:20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学生如何学、教师怎么教,是教学变革的永恒命题。对此,一种基本共识已经逐步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既要走出“口口相传”的灌输式路径,突出主体参与,也要杜绝“纸上谈兵”的空洞化样貌,强调意义体验。基于这样的理念背景,很多教师开始关注“学习材料”(以下简称“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合理运用的问题。显然,材料作为课堂现场的重要资源,能为主体参与提供空间,可让意义体验落到实处,进而促成教学目标的圆满达成。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理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班级学生的特点,力所能及地设计出有意义、有趣味、有内涵的材料,使其成为课堂创优的有力推手。本文拟围绕鲁雅奇、张春燕两位青年名师同课异构的《角的初步认识》,对材料的设计与运用作些案例探讨。一、 “材料”做媒,保障学教和谐毋庸置疑,真正出彩的教学生态,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课标”语)。自主研习在前,分享点拨跟进,先学后教,据学施教,是课堂转型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无疑是师生双方的重要媒介。依“材”对话,就“料”互动,主体与主导相得益彰、同生共长。1.材料“因需而生”,体现“教服务学”。上过《角的初步认识》的老师都有感受,学生常常会将“角”与“三角形”划上等号。当鲁雅奇老师课始设问“角是一种怎样的图形”时,学生也有此种反应。对此,教师不急不躁,适时出示了一个普通材料——三角形,让学生思辨“角就是三角形吗”,进而找寻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看到,这个三角形是在学生最有需要之际适时出现的,体现了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关注、指引与帮扶,学教和谐由此落实了。2.材料“深度开发”,体现“学决定教”。面对一则基本材料,我们常常需要顺应数学学习发生、发展的需要,来加以持续开发。在使用课本主题图时,张春燕老师先让学生在上面自由找角,教师只对角的比划方式加以指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课件隐去主题图的背景元素,只留下了角的轮廓,来引领学生体会角的数学内涵。就这样,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经历“由生活走向数学”“从直观迈至抽象”的过程,教师独具匠心地对一幅看似简单的教材插图进行了变式挖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鲁雅奇老师组织学生多次操作“活动角”,来逐步感受“角的大小”,亦是异曲同工之举。二、 “材料”领路,夯实数学理解学生形成数学理解,是一个类似于“文火慢炖”的过程。只有等数学事实积累到位、逻辑思考伸展到位、线索意义梳理到位,真正的数学理解才有可能实现。这其中,材料的“用武之地”非常广阔。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1.丰富数学直观。记得鲁雅奇老师的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教师请学生“指一指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学生很快指出了“书角”“桌角”等角。答案都是正确的,但视野还不够健全。学生所指的角都是“直角”,而角的概念范畴显然是比直角更为宽泛的。于是,为了及时扩展学生的眼界,为后续的概念界定积蓄事实,鲁老师跟进设问:“老师发现,大家指的都是这样方方正正的角。你还能找到其它样子的角吗?”由此,促使学生把目光转移到同样由“一个顶点、两条边构成”但不“方方正正”的角,从而把“风扇的角”等非直角材料引入课堂,使得数学理解所需的直观表象得以完整呈现。2.突出概念要素。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构成的,所以,“顶点”和“边”是角的概念的核心要素。认识一个角,就是在整体感知图形概貌的基础上,聚焦一个顶点、两条边。为了凸显概念要素,两位老师巧妙设计材料,组织了饶有成效的数学活动。张春燕老师给每组分别提供了“6 根塑料棒”“3 个圆片”,让每位学生选择各自所需的材料,制作一个角。在“用塑料棒搭角”的方法展示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分享随机插问:“你为什么选择两根塑料棒”“为什么要将两根塑料棒的一头连接在一起”,引导学生自然聚焦到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在“用圆片折角”的方法展示中,教师巧妙捕捉了学生出现的“一条边直、一条边曲”的作品,并促其反思,使全体学生充分意识到:既要把握角的两个要素,还得注意“边必须是直的”。与张老师给学生提供数学化材料有所不同,鲁雅奇老师呈现的是一组生活化材料,其中包括“残缺的钱”“树叶”等。教师请学生观察“黑色描线部分是否是角”,从中明晰了“具备一个顶点与两条边”是角的判断标准。以此为基础,教师还通过对材料的结构化使用,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无论两条边是否存在长短、不管开口朝向哪个位置,只要符合判断标准就都是角。在这里,角的概念要素同样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揭示与强调。3.缓解认知疑难。“角的大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很多学生总会直觉性地认为“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而不习惯于“从两边的岔开程度来看角的大小”。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迈过”这个“坎儿”呢?两位老师依然是做足了材料的文章。就拿张春燕老师的课来说,教师首先呈现了二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滑梯,让学生在三个滑梯中选择自己想玩的一个滑梯,同时思考“滑梯越来越陡,跟里面的角有没有关系”,并借助“活动角”动态再现两边逐渐张开、滑梯不断变陡的过程。立足这一直观形象,教师顺势点明:“像这样,两边张得越大,我们就说角越大。”这样的教学组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及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引入了“打开折扇”“使用剪刀”“翻书”“时针分针走动”等生活场景,加深了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叉开大小”的基本认识。学生有了这一基本认识,再来比较角的大小就“轻车熟路”了。三、 “材料”支撑,培植活动经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观照现状,对于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教师们大多感觉困惑、难以入手。我们认为,学生唯有亲历某段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并适时反思回味,才有可能从中生成超越知识技能层面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活动经验。这段历程中,材料显然是强有力的资源依托。鲁雅奇老师的课中有一个“我来认认角”的环节。教师出示两幅“自来水龙头图”,上面分别标有两位学生描出的角,有正有误。在学生作出判断选择后,鲁老师的小结语令人印象深刻:“物体表面上的很多角,可能不太标准。但有‘数学亮眼睛’的同学,能一眼就看到并描出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正确的角。”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事物中剥离无关因素、抽取数学模型”的可贵意识,助其逐步积累观察与抽象的活动经验。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在“画角”环节也有充分体现。张春燕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试着“在纸上画一个想象中的角”,很多人选择了“利用现成工具描角”的策略。对此,教师并不急于纠偏,而是反复叩问:“你还能画一个和它不一样的角吗?”一开始,有些学生没能跳出思维定势,认为“找个有比较大的角的物体,再描出来”就行了。随着教师的跟进启发及同伴的适时分享,全体学生逐渐达成了体验共识:要从角的特征入手,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画图策略。这个环节虽然花时不多,但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规划、深度反思的活动经验。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学习材料,有利于保障学教和谐、夯实数学理解、培植活动经验。当然,这里还要尤其注意“材料污染”问题。材料并非越丰富越好,因为有可能干扰学生的宁静心境;材料也并非越直观越好,因为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控制材料的量、增强材料的质,实现“一材多用”“一材妙用”“一材深用”,是数学教学节约成本、提升效度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鲁雅奇、张春燕两位老师同课异构的文章见《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第7期专注教学设计16年,小学教学设计2016年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小学教学设计·上旬刊(语文)邮发代号:22-443小学教学设计·中旬刊(数学)邮发代号:22-444小学教学设计·下旬刊(英语)邮发代号:22-445欢迎扫描我们的二维码,让您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