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在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来源:
2021-06-05 15:09:49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在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在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视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成为盲校教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见解,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盲校低年级语文 多媒体
在盲校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看见”美丽的世界?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以前人们总以为视障学生看不见,有什么必要用信息技术呢?即便是使用,也只能针对低视生,或者仅仅起一台录音机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博大的容量,快捷的信息,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备课内容,而且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有效利地使用低视生的残余视力,使用多媒体可以同时兼顾到全盲学生和低视生。
一、借助多媒体,帮学生转换角色,安心读书、渴望上课。
由于我国盲校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盲生从上小学开始就要离开父母外出求学,新生入学年龄7到12岁不等。人的信息来源80%以上靠的事视觉,盲生没有了这一条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很多事情受到了限制。由于视觉缺陷,使得盲生的活动空间相当狭小(大部分家长采用圈养方式教育孩子)。刚入学的盲童们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家长可怜双目失明的孩子,溺爱的心情养成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其二,由于视力障碍,使盲童自身也存在着显著的依赖性、自卑感,独立意识差。强烈的孤独感和浓厚的想家情结,使得盲生很难短时间内转换角色,积极主动快速地做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或歌曲,让他们安心在学校里生活。教师还可以借助QQ让学生与家长视频对话,及时缓解他们的想家情结,愿意并乐意听老师的话。教师借助多媒体,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世界产生好奇与兴趣,对读书充满向往和追求,为今后的学习埋下求知的种子。
二、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动、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视障学生通过什么认识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声音来认识的。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不仅仅是图片和动画,还有对视障学生更为重要的声音。一篇课文的音频文件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学的乐趣。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古灏的成功正证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妈妈又带我去散步,当我们走过一个开阔地时,我突然听到嘭嘭的响声,使我感到很惊奇,因为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我便急忙问妈妈:“这么多人,怎么老发出嘭嘭的响声?!”妈妈告诉我:“这是一个足球场,许多学生正在踢足球,那响声就是脚踢球的声音。”……
就是因为这件事,把古灏引进了神奇的体育世界,并使他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
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观看了一段有关丑小鸭悲惨遭遇的视频。当学生看完了那个短片之后,纷纷说:太惨了!我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积极地思考,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参与到教学中来了。
三、多媒体教学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和教材的难点,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有些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很难用常规手段解决的,如在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里,对于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海浪的声音,很多学生都没有听到过,特别是大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单靠语言的模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从网上搜集了这些水流的声音,当讲到“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到小溪里”时,就播放泉水和小溪的声音;讲到“溪水 溪水你要流到哪里去?我要流到江河里”时,就播放河流的声音;讲到“江水 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我要流进大海里”时,就播放海潮的声音,同时还找了相应的图片播放给他们听和看,使他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的难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
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电灌”的手段,用死记硬背的老办法去窒息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如,在学习《要下雨了》这一课时,先播放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对话的视频,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学完了课文以后,再给学生补充“蜻蜓低飞、蝉声突停、蛤蟆出洞”等方面的知识,(这里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讲也很好,但是考虑到视障学生生活范围的局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主要还是要靠老师的补充讲解),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小白兔见到这些现象时会怎么想,它与蜻蜓、蝉、蛤蟆会有些什么样的对话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视障学生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由于给他们补充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