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在交流中学习 在分享中成长——让校本教研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2021-06-10 15:47:55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在交流中学习 在分享中成长——让校本教研成为一种习惯
四月天小学低年级数学组 张韫
金水区四月天小学2011年建校并迎来第一批一年级新生,目前有一、二、三年级共1530名学生,数学教师12名,本科学历达100%,其中市骨干教师2名,区教学新秀2名,成员曾执教国家级观摩课两节,荣获省、市、区级优质课近二十节,5名教师在希望杯比赛中获奖,其中2人夺杯,四十余篇成果、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二十余次在区“学数学用数学”比赛中辅导学生获奖。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作为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师好学善思、群策群力,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为全校教师起了带头作用。下面我就分享我们是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的。
一、构思“有价值”教研主题,提升教研质量。
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长,鼓励每位教师从实践中筛选最关心或最困惑的问题,先在教研组这个合作共同体内商讨解决,找出共性、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组教研主题。
如上学期的质量分析会上大家都说:在我们的概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视概念教学的有效引入。2.比较忽视概念的建立过程。3.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所以本学期我们组共同研讨的主题是:如何在第一学段概念教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教研组,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团队,把学习作为生存的方式,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采取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人自学与集体研学相结合。
每学期,根据学校推荐和工作需要,我们精读三类书籍:一类是教育专著,以史为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一类是教育期刊杂志,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另一类是学科书籍,增强教学的本领。我们也泛读推荐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细心品读,走进、走近学生的心灵;另一类是读“无字”之书,如挖掘家长资源,广泛采集课程资源。学习之后,我们经常撰写学习心得,并利用教研时间进行交流。
2、专家导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我们认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和专家、教研员、名师进行交流互动,如学校一系列的成长沙龙让老师们全方位得到提高。我们还注意每天关注教育网站和名师博客,认真学习上面的优秀文章和案例,有力地指导了我们的教学工作。
三、构筑“创新型”教研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聚智式备课”活动
聚智式备课在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凝聚集体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教学水平。
聚智式备课流程:
(1)开学初,同年级教师集体分析整册教材,讨论并进行分工;
(2)每位教师精备指定内容,主备教师和同组人研讨,形成共同教案;
(3)在教学实施时个人对教案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
(4)课后对教案进行再修改,相互交流共享反思信息。
(二)“以研讨课为抓手”,创新教研模式。
结合 “课型研讨”、“精品课堂展评”、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创新教研模式:
1、一人同课多上法,探讨教学方法
一人同课多上法就是让同一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种方法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明显。
一人同课多上法具体程序一般为:①选定上课教师并由其独立备课。②教研组听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③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设计,第二次上课。④课后再次研讨,指出进步和不足。⑤上课教师再次修改教学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
以郑岩老师为例,在研磨《数一数(一)》一课中,她学会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设计多种数数活动,课上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有效地引导、追问让学生自己表达想法,学生很好地认识了计数单位“千”,积累了满十进一的思想方法经验。我组在一次又一次地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了以下感悟:(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点;(2)要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让学生成为主体;(3)要运用经验的交互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4)要运用经验的连续性,让探究活动有目的性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同课异构法,探究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法在于让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研究活动中,交流彼此的经验,探讨教学的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法的具体程序一般为:①教研组共同确定相同的课题,由多个教师分别备课。②多位教师同上一节课。③教研组研讨时侧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④ 每位教师都从中反思,吸取精华。
借助学校开展的课型研讨活动,我们组确定朱丽虹、翟福强、高明三位老师独立备课并执教《什么是面积》,大家从三节异彩纷呈的课看三位老师的特色与不足,更从他们的课上找到了共有的亮点,最后总结出了第一学段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结合生活,引入概念;操作感知,掌握概念;实践运用,内化概念;反思总结,发展概念。
3、多人同课循环法,探索教学规律
多人同课循环在于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同伴的教学魅力、同伴互助的意义,能够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具体程序一般为:1、教师集体钻研教材,共同备课。2、针对前一个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评课,找出教师在课堂上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再次进行试讲,如此循环。每次上课都是在教研组同伴共同参与、共同分析、研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认识图形》为例,我们从刘春霞、彭建丽、孙红霞、王伟萍四位老师的课上总结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积累抽象概括的经验;引导学生经历反思推广的过程,积累情感、思想性经验。
刚才李倩老师上的汇报课《长方形与正方形》凝聚了全组的智慧。我们在备课时深入分析教材和学情,找到这节课呈现的主线和关键:积累必要的图形操作经验和猜想——实验——归纳——迁移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刀越磨越快,课越磨越精,大家在六次磨课中体验成长。如李老师前两次试讲都超时,我们在研讨时就分析原因:1、导入环节有些绕弯子,李老师设计了欣赏学生漂亮的拼图作品(二七塔、花园图等),接着让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认识的图形,再揭示课题。到底怎样导入呢?我们研读教材时就发现书中呈现的是“数学书”、“邮票”图案,让从生活中抽象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通过调查我们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邮票”陌生,所以我们将其换为 “七巧板”。2、先自主探索长方形特征再让合作探索正方形特征,这样的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并选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探索长方形特征时只关注到角或边一个特征,老师就在集体交流环节花大量时间引导。我们想到了两个对策:合理地安排合作学习,先让同桌两人共同探索长方形特征,然后独立探索正方形特征;在猜想长方形特征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角度思考长方形的特点。
我们之前总结的第一学段概念课模式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在李老师这节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①结合生活、抽象出长正方形——通过熟悉的“数学书”、“七巧板”封面抽象出长方形与正方形;②动手操作、合作探索长方形特征——通过合作探索、集体交流运用“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深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③反思总结、自主探索正方形特征——先说一说探索长方形特点时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再让学生用这些方法探索正方形的特点;④实践运用、掌握长正方形特征——通过判断图形是不是长方形,选择喜欢的方式“围一围”、“画一画”、“拼一拼”长方形,“折一折、量一量用长方形得到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并与同伴交流”,“数一数”等实践活动环节,特别是将一个长方形旋转斜放着让学生判断,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深刻地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并为今后学习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本课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为切入点,学生从活动中能体会到“边和角两个观察视角适用于其它平面图形”,积累了研究图形时先观察猜想、再用“量一量和折一折”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来验证的经验,同时积累了小组合作的经验、在活动中倾听和表达的经验,学生今后能够在面临其它问题解决情景时,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和得出结论的普遍探究策略。
四、构建教研组活动资料档案,提升教研成果
我们把每次的研究过程都及时记载下来,作为集体反思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目前,已经形成《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锦》《教研所感荟萃》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再接再励,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让四月天的数学成为精品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数学、发现数学的好玩。
执笔:张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