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校园信息 >

今日预设与生成的概念(预设与生成)

2022-06-18 22:39:1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预设与生成的概念,预设与生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新课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课本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个人教学经验生成的知识;三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四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的知识。

2、由此可见,知识的生成并不是唯一被教授的。

3、生成是自然形成的。

4、教学生成是知识和方法的自然形成,与你的教学预设紧密相连。

5、预设与生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点。

6、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保证。

7、生成的知识和方法,大部分课本上已经有了,但只是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交流、发现、总结,这就是创新。

8、是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既不能忽视精心的预设,也要把生成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9、1.准确预设,有效生成“预设”往往被认为是给学生挖陷阱,等着孩子跳进去,困住学生的思维。

10、其实这是对预设的误解。

11、没有预设的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课堂上怎么可能有有效的互动和动态生成;课前没有答案,怎么上课舒服?所以如何准确预置会直接影响到“生成”。

12、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13、它要求预设能够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行动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师生在立体互动中共同成长发展。

14、2、多种预设,促进生成教师既要预设学生的“已知”,又要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

15、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他们的自主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重要前提。

16、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区间”,给学生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

17、教师只有尽可能预设所有的可能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了解情况。

18、只有这样,当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或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教师才会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把课堂引向一个奇妙的地方,而不是听之任之,甚至不知所措,不知所措。

19、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课堂,千变万化。

20、无论老师做的预设有多充分,课堂上还是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21、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但学生的兴奋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22、但如果教师将教案视为禁锢,不敢越界,就违背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23、4.放大错误,升华生成以前的老师害怕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经常躲着,躲着,遮着。

24、实际上,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良好教学资源。

25、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错误的例子,并及时放大。

26、只有理性反思“错误事例”,寻找“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防止旧病复发。

27、通过亲自参与发现、讨论和辨别错误的动态过程,学生可以产生更强的知识和技能。

28、因为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往往有激情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29、总之,“预设”和“生成”似乎是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