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校园信息 >

编码器工作原理图解(编码器工作原理)

2022-07-20 23:52:39 来源: 用户: 

大家好,今天多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编码器工作原理图解,编码器工作原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码器原理:

编码器由光电编码器组成,中心有轴,轴上有圆形明、暗刻线,由光电发射和接收装置读取,得到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可以判断编码器的正转和反转。通过零脉冲,可以得到编码器的零参考位。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编译成可用于通信、传输和存储的信号的装置。编码器将角位移或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盘。根据读取方式,编码器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根据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增量式编码器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然后将这个电信号转换成计数脉冲,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个位置都对应一定的数字编码,因此其指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编码器分类:

1、按码盘孔雕刻方式不同分类。

(1)增量式:单位每转一个角度发送一个脉冲信号(正弦和余弦信号也发送,然后对频率较高的脉冲进行斩波)。通常由A相、B相和z相输出,A相和B相是延迟1/4周期的脉冲输出,根据延迟关系可以区分正负,取A相和B相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可以倍频2或4倍,z相是单圈脉冲,即每圈发射一个脉冲。

(2)绝对值型:对应一个圆,每个参考角度发出一个唯一的对应角度的二进制值,外置的圆记录装置可以记录和测量多个位置。

2.按信号输出类型可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挽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

3.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的分类

(1)轴型:轴型可分为夹紧法兰式、同步法兰式和伺服安装式。

(2)衬套型:衬套型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孔径型。

4.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刷式。

编码器的优缺点:

光电编码器

优点:体积小,精度高,分辨率高,无接触无磨损;同一品种借助机械转换装置既能检测角位移又能检测线位移;多圈光电绝对式编码器可以检测大范围的直线位移(如25位多圈)。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接口形式丰富,价格合理。成熟的技术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缺点:精度高,但对户外和恶劣环境的防护要求高;测量直线位移依靠机械装置换算,应消除机械间隙引起的误差。在探测轨道上的物体时,很难克服滑移。

静态磁栅绝对编码器

优点:体积适中,可直接测量直线位移,绝对数字编码,理论量程不限;无接触,无磨损,耐恶劣环境,可在1000米以下使用;丰富的界面形式和多种测量方法;价格可以接受。

缺点:1mm的分辨率不高;测量直线和角度要用不同的品种;不适用于小区域的位移检测(大于260mm)。

以上是边肖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