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校园信息 >

宋太祖怒责宋白给人什么启示(宋太祖怒责宋白)

2023-03-25 08:26:34 来源: 用户: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宋太祖怒责宋白给人什么启示,宋太祖怒责宋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译文:太祖在位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不公正。

2、他怕皇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告给皇上,想要借皇上的旨意来为自己开脱。

3、皇上愤怒地对他说:“我委任你去主持科举考试,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向我报告?我怎么知道这些人合不合适呢?如果皇榜贴出后遭到别人的非议,我就要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宋白很害怕,就将榜单上的名字改掉,使它符合大家的意愿,然后将榜单贴了出来。

4、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5、原文: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

6、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

7、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8、扩展资料文中太祖的话义正辞严,语气强烈,使用了“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两个反问句,让宋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严于律已,不招引矛盾,让宋白心服口服。

9、宋太祖是一代明君,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了宋太祖如何责备妄图贪污受贿的宋白,使其改过的故事。

10、公元960年,当时身为五代十国中后周大将的赵匡胤在陈桥这个地方被手下们拥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11、之后,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被迫退位,于是北宋王朝正式建立。

12、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

13、建隆二年,赵匡胤宴请石守信和高怀德等禁军的高级将领,并在酒席上威逼利诱地说了一番话,唬得石守信等人第二天都纷纷称自己年老体弱,请求解除兵权、告老还乡。

14、这个在酒宴上不动一兵一卒,轻易而和平地解除将领兵权。

15、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治才出此下策。

16、同时,他也是为了避免黄袍加身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将领身上。

17、从宋太祖赵匡胤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做也是一种自保,一种策略。

18、赵匡胤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也是开疆拓土的一生,他先后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等割据政权,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疆域和统治的基础,却在976年猝然离世,终年五十岁。

19、《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20、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

21、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22、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24、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25、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26、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2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太祖怒责宋白。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