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任务(阿尔伯特任务流程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阿尔伯特任务(阿尔伯特任务流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和异性打交道害羞的人,可以给自己一辈子的人生布置一个成长任务。
就是找出一段时间,和一百个陌生异性说话。
认知情绪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原来非常害羞,他于是花了一个月时间在公园和一百多个女性搭讪聊天。
然后的结果就是,他从此和女性聊天再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他的新经验,已经彻底重塑了他的大脑神经元和认知。
1945年,执行秘密任务的德国潜艇艇长费勒收到了一份密电:4月30日,希特勒死了。费勒第一时间认为是盟军的情报部门发布的假消息。他没有理会,也没有告诉别人,只是命令潜艇继续前进,目标:日本。
费勒执行的任务,是希特勒亲自下令的。因为盟军日益节节胜利,希特勒感觉到,他再也没有机会制造并使用核武器。所以,他命令费勒指挥潜艇把制造核弹的研究资料以及最重要的氧化铀运送到日本。
他认为日本的物理学家仁科芳雄可以完成核武器的研究。以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梦想”:如果他战败了,就让整个世界给他陪葬。
纳粹德国的核武器研究,很早就开始了。1939年3月德国物理学家保尔·哈特科向希特勒提出尽早研制核武器的建议。
1939年9月,希特勒就全盘同意了纳粹德国军备规划局提出的秘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这比美国人早了三年。
而美国人之所以有了研制原子弹的想法,却也是因为希特勒。由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有很多学者被迫离开了德国,这其中,就有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正是辗转来到美国的爱因斯坦,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发展原子弹的建议,美国才着手研制核武器。众所周知,美国在1945年的8月6日和9日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才导致日本于8月15日投降,二战结束。
那么那艘德国潜艇到底有没有达到日本呢?
没有。
很幸运,德国潜艇到达日本需要两个半月。而继5月1日费勒收到那份让他不以为然的电文之后。5月8日他收到的电文让他整个人更是不知所措:德国,投降了!
并且明令所有潜艇回到挪威待命。
他赶紧向其他潜艇打听消息。最终确认,德国,确实投降了。
费勒知道,这事必须和所有官兵商量一下了。最终,他们选择向美国投降。
5月19日,潜艇到达美国。希特勒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很难想象,如果苏联晚一点攻入柏林,潜艇及时到达日本,日本假意妥协来拖延时间以研制核武器,那么二战走向究竟会如何?#二战##德国#
1900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完成苏黎世理工学院物理和数学的学业并被授予学位,拥有了到中学教数学和物理课的资格。然而,比起教书,他更乐意创作他的博士论文,最好是在荷兰的莱顿。莱顿大学是亨德里克·洛伦兹的家乡,这位当时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备受爱因斯坦的钦佩。洛伦兹的工作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1901年,抱着靠近洛伦兹的期望,爱因斯坦申请了另一位科学巨匠——海克·卡末林·昂内斯领导的莱顿大学低温实验室的一份工作。然而,卡末林·昂内斯根本没有回复爱因斯坦。这不仅对爱因斯坦来说是一个损失,也是荷兰物理界的损失。爱因斯坦最终成为一名专利局职员,供职于瑞士伯尔尼的联邦专利局。好友兼同学米歇尔·贝索的父亲热心地为爱因斯坦安排了这个职位。这不是一份令人兴奋的工作,但却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空闲时间来研究他的物理理论。
与此同时,命运对阿尔伯特并不算友好。1901年春天,米列娃意外怀上了阿尔伯特的孩子。他们的女儿莉赛尔在次年1月出生,但是关于这个小女孩的更多细节仍不为公众所知,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们直到1986年才知道莉赛尔的存在。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而且可能于1903年秋天因患猩红热而夭折,那是阿尔伯特的父亲赫尔曼离世的一年后(也有些人认为莉赛尔被米列娃的一个朋友收养,一直活到了20世纪90年代)。但无论如何,爱因斯坦似乎从未见过他的这个女儿。
阿尔伯特和米列娃于1903年1月在伯尔尼登记结婚,他们的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于1904年5月。爱因斯坦并未在养育孩子方面投入太多时间,更别提做家务了。在那个时代,这些都被看作女人的任务,为此米列娃不得不放弃她在物理上的抱负。而阿尔伯特则开始了对水星轨道谜题和光速不变性的探索。
到1905年,爱因斯坦为物理学带来了奇迹,后面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了。
我们需要更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美国出版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一部传奇作品,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安德鲁·罗文,没有任何推诿,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这部简短的作品始终高居图书出版榜首,并非是故事本身有多么能打动人,而是其折射的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向往。“把信送给加西亚”此后也成为敬业、忠诚、主动担当的精神象征和代名词。
在我们的工作中,在追求伟大事业的洪流中,我们也迫切需要更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但事实上,我们身边“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是一种“稀缺资源”。比如单位给张三分配了一项新的任务,张三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什么让我干而不让李四干?”然后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出现:“这件事该怎么干?”“是认真去做?还是糊弄一下了事?”“这个活对我能带来哪些好处?”“我干了这么多会不会得到提拔?”
《光明日报》对此点评指出:世界上,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是很稀少的。很多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在推诿、偷懒、取巧中应付自己的生活,却并不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须选择生活而不是让生活选择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需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是不少人的“通病”,在工作中口号喊得响却不见行动,或者即便行动也只是磨洋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再一种情况是,在工作中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就畏手畏脚甚至停滞不前,完全失去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了闯劲。《南方都市报》将此归类为缺乏敬业精神:安德鲁·罗文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影响并推动了一项事业的发展,正如许多公司中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者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发展。
面对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新任务,安德鲁·罗文并没有追问“加西亚在哪儿?”“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他?”而是立马背起行囊出发,去接受这项挑战,去完成这项任务,这才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核心要义。
当前,我们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但也不乏爬山过坎,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更需要“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定力和执着,需要更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来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海东日报张扬
靓茨伯 (法国1855五级庄)2010/12/15/18年
2015 Chateau Lynch-Bages, Pauillac, France
推 荐:
香港“亿万富翁的日常餐酒”、1988年《葡萄酒观察家》百大葡萄酒桂冠……这座1855五级庄自卡兹(Cazes)家族入主以来一路精进,多个年份获得詹姆斯·萨克林95分以上优异评价。《神之水滴》中靓茨伯被描述为“宇宙酒”,帅气的盲品高手阿尔伯特接到任务需从一个皮包商手中夺取一瓶上过太空的“宇宙酒”——靓茨伯。酒评人尼尔·马丁赞誉这款酒风味纯净,酿造精良,是一款口感干净、精准而且颇具力量感的葡萄酒。#葡萄酒##红酒##美食#
2015年果味十分成熟,散发出浓郁的黑莓、野生草莓、石墨和雪松的香气,入口后结构平衡,酒体丰满,单宁坚实耐嚼,同时精致细腻,贯穿始终的果味带来清新的感觉,陈年潜力十分优秀。
评 分:JS95分 WE96分 AG96分
抗联侦查员的马被敌人机枪打倒,一个鬼子军官,骑着马举刀劈向他,只见他从马肚子底下滚过,顺过马枪将鬼子军官击毙,顿时,一旁的小鬼子怂了,随后纵身跳上敌人的战马,冲出了包围圈。
他叫史化鹏,1921年生是黑龙江省汤原县人。
14岁时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长于侦察工作、作战机智勇敢、不怕流血牺牲,他在参加的几十次侦察和战斗中,七次负伤,被誉为东北抗日联军中的“一心英雄”和“铁孩子”。
1939年被编入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第六军第三支队。他擅长侦察工作,作战勇敢,不怕流血。所以在独立十二团他负责侦查员工作。
1938年底,在伪满兴安东省三岔河-带,他正执行侦查任务,,突然与敌人遭遇。
17岁的抗联侦查员史化鹏的马被敌人机枪打倒,人也摔伤了。迎面冲上来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大胡子鬼子军官,哇哇叫着举刀劈来。
只见史化鹏巧妙地从敌人的马肚子底下滚过,躲开军刀,顺过马枪,回手-枪击毙大胡子军官。旁边的鬼子端着刺刀冲上来,史化鹏纵身跳上大胡子的战马,转眼间没了踪影。
就这样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抗战胜利后,史化鹏在以后的剿匪、三大战役、入关、抗美援朝,一个都没落下。
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后,授予上尉军衔。因多次负伤导致身体原因转业,转入当地工作后。
新中国成立后,史化鹏在家乡汤原县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又到黑龙江省找体委主任、抗联原领导人王军同志安排工作。王军同志安排他负责五大连池冰上训练基地。
文革初期,他遭受了一场斗争,而且斗争很激烈。一个孩子病了,保健所的医生受派系影响,错过了治疗,孩子死了。
由于在战斗中留下的创伤,史化鹏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导致他身患疾病。面对诬告和迫害,史化鹏病重,突然倒地,他被送到了211医院。
1969年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去世。
抗日联盟的铁男、孤军英雄史华鹏虽然早早地离开了他曾经奋战过的沃土,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留在人间,成为人们心中的历史丰碑。
关注我不迷路@艾伯特南#头条历史##头条周刊#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事情的真相。
司令员派侦查员刘锡琨,潜入淄博矿区营救矿工,他乔装成老百姓被鬼子强行留下干活,六七天过后,刘锡琨所在的矿工工棚里传出“撕打声”。一个矿工"慌慌张张”跑到看日本兵面前说:"不好啦,要出人命了,你快去看看..……
1916年,刘锡锟出生于淄博桓台县刘茅村。他自幼迷恋武术,长大后,一身好武艺远近闻名。
幼年时,他对侠义精神特别崇拜,最喜欢看的书是《水浒传》和《岳飞传》。通过这些书,他渐渐地有了一种很朴素的爱国情怀。
刘锡琨的表哥王幼平,是一位入党的老革命干部了,每次回老家时,经常拉着刘锡琨聊天,给他讲革命的道理。
渐渐地,刘锡琨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信仰,并在1937年加入了长桓地区的抗日武装。
不久之后,党员姚仲明、廖容标等人在黑铁山起义,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长桓地区的抗日武装被并入其中。刘锡琨由于武功高强,被选派成为了廖容标的警卫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攻占了山东,不久后狡猾的日本人就侵占淄博矿区,采用“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对淄博的煤炭进行掠夺性开采。
为了破坏日军的采煤计划,营救苦难中的矿工兄弟,廖容标司令员秘密派出刘锡琨等三个连的战士潜入淄博矿区。
临行前,司令员对刘锡锟以及同行两名交通员千叮咛,万嘱咐:“这任务意义重大,关系着鲁中抗日斗争的大问题,你们一定不能出差错。”
“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刘锡锟和两名交通员向首长保证后,转身出发了。他们昼伏夜行,顺利地穿过了敌人一道道封锁线,终于来到了淄博矿区。
他们化装成老百姓,有的装作穷人在街上溜达,正好遇见鬼子在抓劳工,有的冒充矿工亲属来矿上探亲,结果也被鬼子强行留下下井干活。
刘锡琨等人在矿工中宣传抗日的道理,告诉工人:八路军四支队就要来解救他们,工人们听了非常兴奋,积极配合他们的行动。
六七天过后,刘锡琨要工棚里的两个工人故意吵架,不一会儿立马传出“撕打声”和“叫骂声”,而一个矿工"慌慌张张”急忙跑到看守的鬼子面前说:“不好啦,要出人命了。”
鬼子兵气势汹汹的跑到工棚,刚要开口骂,突然被刘锡琨等人按倒在地,勒住脖子找死了。
接着,矿工们拿着冲出工棚,砸烂机器和工具举行了暴动。等日本兵和矿警赶来时,矿工们在刘锡琨等4支队战士的掩护下,已经离开了矿区。
这次暴动救出800多名矿工,一小部分工人回了家,大部分留下参加了八路军与新四军一起抗日。
刘锡琨在山东的鬼子斗智斗勇,神出鬼没!多次立功。
建国后,刘锡琨任长春航校副大队长,空军司令部管理局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接受劳改拉地排车,林彪事件后落实政策。
直到1986年逝世。现年70岁。
如今国泰民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挑衅我国,没有战争波及,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这美好和平的生活。这都是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头条历史# #头条周刊#
关注我不迷路@艾伯特南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事情的真相。
一位通信兵艰难的在血泊中爬行,他找到线头的两端,剥去保险胶皮一头紧紧缠在他右手食指上,牙齿则紧紧咬住另一头,用身体连接炸断电话线。夺下上甘岭反胜3分钟。
这位英雄名叫牛保才,他是山西壶关井岭石盆村人。
1944年,20岁的牛保才就参加了革命,是第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营部电话班副班长。
1952年10月,美国范佛里特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摊牌”行动,企图攻占上甘岭地区,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志愿军正面迎敌。
10月17日,志愿军15军第45师135团1营1连的表面阵地就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失守了,剩下的战士们都退入了坑道里。
坑道中,几乎所有的战士都被震得满嘴流血。
坑道外,美军的燃烧汽油弹将石头都烧裂,更遑论暴露在外的电话线。
坑道里的守备部队需要立即呼叫千米之外的指挥所,但密集的炮火攻击,刚刚搭建的天线被炸掉,就连储备的十三根天线也全数被炸毁。
而这时,志愿军无线通讯手段短缺,很多地方还不得不使用有线通信,并且有线通信安全系数更高,更有利于防止敌人监听。
牛保才是部队的技术尖子。
为了能够确保部队跟总部之间的电联,他除了要保护机电设备的安全,更要时刻注意连接设备的电话线,一旦电话线断开,他们的机电设备就是一对废铁。
电话线的路线以及设备的维修,没有人比牛保才更加熟悉,断线总能恢复正常。
此时,已来到营指挥所指挥的副团长,正在与高地上的营长通话,可是,命令指示还没有传达完,电话就断了。
就在这时候,牛保才冒着密集炮火的轰炸,亲自上阵地找断线、接线。
原来牛保才出了坑道以后,一路接好了好几个线头,又继续沿着线路向前搜索前进。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炮弹飞来,牛保才被波及,身负重伤。
牛保才顾不得自己身上的伤势,继续向前进发,希望能接通前面的线头。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忽然在牛保才附近几米远炸开,他顿时就感到了一阵钻心般的疼痛从左腿上传来。
牛保才向自己左腿看了一下,发现腿已经被飞散的弹片打断了,鲜血不停从里面流了出来。
他艰难的在血泊中爬行,这时跑过来一个通讯员看见受伤的牛保才。才了解原来营指挥部一直接不通坑道电话,手写了命令让通讯员传信。
通讯员见他受伤,想背着他回营部。
“你的任务是送信,我的任务是接线。你快去,不用管我。”牛保才着急的说。
通讯员急忙去送信,而牛保才则继续向前爬,卧在地上继续接电线。可当身上所有电话线用完之后,依旧还差了一大截。来不及考虑,牛保才一手抓起了断线、另一头用牙齿死死地咬住,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
这一刻,坑道里的电话响了。
“时间到,开始反击!”
三分钟后,美军炮火再次袭来,这部电话再也没响过了。
可就是这宝贵的三分钟,把发起反攻的命令传到了部队,确保了志愿军前线部队反攻的胜利。
当通讯员发现牛保才,见到的是早已经断了气的马保才。他右手还紧紧缠绕着线头、嘴巴紧紧咬着另一个线头。
牛保才为了那宝贵的3分钟通话,最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牛保才英勇不屈的精神,不断地激励后人,要自立、要自强...向他致敬!#头条周刊# #头条历史#
关注我不迷路@艾伯特南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事情的真相。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马上与古巴的起义军将领加西亚取得联络。 加西亚在古巴的大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得到他的协助。
有什么办法呢?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至于罗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纸袋包装好,上了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坐了四天的船到达古巴,再经过三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罗文中尉这样的人,值得拥有一尊塑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太多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一些教诲,而是要铸就一种精神: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
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首次发表于1899年,随后此文风迷整个世界。不仅是因为每一个领导都喜欢罗文这样的下属,更因为每一个人都从心底佩服罗文,佩服这个主动接受挑战的人。现代企业,迫切需要罗文,需要具有责任心和自发精神的好员工!而我们的人生,也同样渴望罗文精神。
彼得和查理一起进人一家快餐店,当上了服务员。 他俩的年龄一样,也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工作时间不长,彼得就得到了老板的褒奖,很快加薪,而查理仍然在原地踏步。面对查理和周围人的牢骚与不解,老板让他们站在一旁,看看彼得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在冷饮柜台前,顾客走过来要一杯麦乳混合饮料。
彼得微笑着对顾客说:“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入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呢?”
顾客说:“哦,一个就够了。”
这样快餐店就多卖出一个鸡蛋。 在麦乳饮料中加一个鸡蛋通常是要额外收钱的。
看完彼得的工作后,经理说道:“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服务员是这样提问的:'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一个鸡蛋吗?”而这时顾客的回答通常是:'哦,不,谢谢。’对于一个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完善自我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给他加薪。”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多思考一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 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人。
工作需要自动自发,而那些整天抱怨工作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他们或者出发前就胆怯了;或者遇到苦难而中途放弃;或者弄丢了这封重要的信,害怕惩罚而逃走;或者被敌人发现,背叛写信人。这样的人是非常狭隘的,他的人生又能有多广阔?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当成一次“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这是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也是实现自我、突破自己的机会。
1938年,在武昌一个广场上,6个鬼子正对几个妇女欲行不轨,难民群中一女子冲出来,她环顾四周,迅速举枪向鬼子射击,砰砰一连六声枪响后,6个鬼子应声倒地……
这名女子叫李慧。
1916年李慧出生在武汉,祖上是当地有名的财主,父母在县城经商多年,积攒了丰厚的家底。
出生在这样殷实家境里的李慧,她先在县城上了私塾后又在县城里上的中学;最后又在武汉上了大学,一米六五的她,匀称健美,长相异常美丽,被称作她系里的系花。
家境优越的她,并没有娇生惯养,父母开明,明智,从小就就尊重她的兴趣爱好,平时像个男孩子一样顽皮,舞刀弄棍、格斗散打,父亲也是一旁鼓励,并不干扰。
1937年6月25日,毕业后的她,在武汉警察局谋到一份警察的差事。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李慧同警察局里的同事们都对日寇侵华的罪行义愤填膺,纷纷欲报名参战。李慧日常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另外还做宣传和募捐工作。
日常生活中,她和同事们在警署里刻苦训练,她科科考试第一。特别是枪法,打空中移动目标不用瞄准就能轻松打下,百步穿杨更是不在话下。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李慧主动请缨,报名上了前线,参加了武汉会战。
10月25日,国军开始从武汉有序退出。李慧此时听从上级安排以难民的方式混在难民中,主要是用以打探敌情和保护老百姓。
第二天,在武昌一个广场上,有六个日寇正对几个妇女欲行不轨,日寇把其中的二个不从的妇女刺杀死了。李慧看到后,怒火心中烧,她环顾四周,见附近没有鬼子后,迅速从难民人群中冲出来,举枪向鬼子射击,只听到一连串的六声枪响后,六个日寇应声倒地,都一命呜呼了。远处的鬼子听到枪声后跑了过来,李慧早已跑得不见踪影了
这天深夜,李慧跟随最后一批国军一起从汉阳撤离。撤退到襄阳、南阳、信阳、随县、枣阳一带布防、阻敌。
1939年5月1日,随枣会战爆发,李慧被编入国军第八十四军,奉命在随县高城一带布防阻敌。战斗了七日七夜,最后由于日寇使用毒气,致使我方将士伤亡很大,最后高城阵地失守了,随县县城也沦陷了。李慧在此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但李慧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英勇杀敌。
一个月后,随枣会战结束后,上级认为她枪法精准、军事素质过硬、杀敌也多、武功又好、又是随县县城本地人,就安排她潜伏下来,并任命她为潜伏小组的组长(上尉级别):任务是打探、观察敌情以及对敌军事目标进行颠覆活动。
1939年10月份,李慧曾二次深夜率领潜伏的队员对汉奸、日军进行了暗杀活动。城内因发生二起日伪人员莫名失踪现象,引起了鬼子的高度重视,日寇加强了对城内、外地防范,同时,日寇命令汉奸们在全县城内外调查、搜查可疑人员。
汉奸在搜查时,通过比对等方式,对李慧产生了怀疑,于是向鬼子进行了报告,日军马上前来,对李慧住房进行了包围,李慧在突围时受了伤,后被鬼子抓住了。
鬼子在刑讯室对李慧进行了严刑拷打,各种酷刑都用尽了,要她说出国军情报人员住址和名字以及其它军事情报。
李慧宁死不屈,誓死也不说,只说:不知道!当鬼子用钉子钉穿她的两个手掌时,李慧被钉子钉昏而死了过去,鬼子又用冷水把她泼醒后再打,李慧至死也没说出秘密。
打了2日2夜后,奄奄一息的李慧,又被鬼子开膛破肚活活地折磨而死。牺牲后她体无完肤,脸浮肿得认不清她的面相了。
一个美丽的、文武双全的女英雄,为了人类的解放和幸福就这样英勇壮烈牺牲了!#头条周刊# #头条历史#
关注我不迷路@艾伯特南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事情的真相。
本文阿尔伯特任务(阿尔伯特任务流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