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吴数德,吴数德现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7名南宁籍世界冠军运动员,你知道几...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吴数德,吴数德现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7名南宁籍世界冠军运动员,你知道几个?

1、吴数德(举重运动员)——1979年11月,在希腊33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举起110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举重世界冠军。1984年获第23届奥运会56公斤级总成绩冠军、38届世界举重锦标赛56公斤挺举、总成绩冠军。共4次获世界冠军,3次打破世界纪录。

2、林启升(举重运动员)——1990年获国际举重赛52公斤级总成绩冠军和世界“兰剑杯”举重赛52公斤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1991年获第17届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5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3、梁建坤(技巧运动员)——1981年获第三届世界技巧赛男子4人全能单套第1、2套冠军。1982年获第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男子4人单套第1套冠军。

4、陈铁(技巧运动员)——1982年获第5届世界锦标赛男子4人单套第1套冠军。

5、韦晴光(乒乓球运动员)——1987年获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双冠军。1988年获第24届奥运会男双冠军。

6、谢超杰(乒乓球运动员)——第十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团体金牌,第十一届亚洲锦标赛团体金牌和男子单打冠军,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银牌。1991年在第二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团体金牌。

7、吴文凯(羽毛球运动员)——1990年获第16届“汤姆斯杯”国际男子羽毛球团体赛冠军、第十届世界杯羽毛球赛男子单打冠军。

8、尧燕(羽毛球运动员)——1991年获第5届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9、农群华(羽毛球运动员)——曾获得两届尤伯杯赛冠军,1991年世锦赛女双冠军,1993年世锦赛女双冠军。

10、秦艺源(羽毛球运动员)——1997年获第5届“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冠军。1998年获第17届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2000年获第18届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一名。

11、黄楠雁(羽毛球运动员)——1999年获第6届“苏迪曼杯”羽毛球赛混合团体冠军。2000年获第18届“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2002年获第19届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12、周蜜(羽毛球运动员)——2001年获第7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赛混合团体冠军、2001年度羽毛球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女子单打第一名。2002年获第19届“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1999年至2001年共获6次世界羽联举办的各国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

13、何晓敏(艺术体操运动员)——1985年获瑞士第六届国际艺术体操棒操冠军。

14、黄春妮(武术运动员)——第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南刀冠军、武术南拳冠军。

15、吴艳艳(游泳运动员)——1998年获第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锦标赛纪录。

16、李孔政(跳水运动员)——1980年获国际跳水比赛跳板跳水冠军,第三、四届世界杯跳水混合团体冠军。

17、何姿(跳水运动员)——2012年第18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

1979年10月,希腊萨沃尼卡。在第三十三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52公斤级的角逐,紧张得扣人心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竞争对手有两个:一个是苏联的沃罗宁,他是上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还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小将吴数德,是青年世界纪录保持者。

第一次试举102.5公斤,沃罗宁成功了,吴数德却失败了。中国小将显然有些气恼,因为平时他能够顺顺当当地举起112.5公斤呢!于是,他急乎乎地站起来,第二把要了107.5公斤!这一举动,招来了观众不少的嘘笑声。一个外国记者耸耸肩摊摊手说:"这个疲惫不堪的中国人,简直是异想天开。"

吴数德出场了。他步于稳健,信心十足。在 一片赞叹声中,吴数德把107.5 公斤的杠铃果然稳稳地举过头顶,获得了成功。希腊的一位记者叹服地说;"他像古希腊天与地之于,巨人阿尔库俄纽斯,双脚-着地,就会生出千钧神力!"

最后比赛结果,吴数德和沃罗宁举起的都是 110 公斤。举重规则规定,成绩相等时,伯仲之分,就看赛前的体重了,轻者得金牌,重者得银牌,如果赛前体重也相等,那么,只能赛后再重新称一下体重,来决定名次。

在比赛前两小时,沃罗宁面对鸡蛋、牛奶、香肠、牛排等狼吞虎咽进食的情景,被机灵的黄强辉教练盯在眼里。这显然表明,沃罗宁满以为稳操胜券了,所以对体重已经无所顾忌。而神机妙算的黄强辉教练,悄悄对吴数德说∶"你少吃一点。"短短一语,吴数德便心领神会。师徒俩早就经过观察、测算,断定在举起的重量上吴数德完全有能力"咬"住沃罗宁,若想超出这位奥运会冠军,那几乎又是不可能的,那么,要想夺得这项世界冠军,只有寄希望于赛后再称体重上了。

事情按照预料的那样进展,果然最后是靠了赛后再次称体重定伯仲。不用说,沃罗宁屈居第二,吴数德,为我国举坛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然而,吴数德走向奥运的舞台,却是很凑巧。

1973年,在南宁二中读书的吴数德,仍显得不那么安分,连横过马路都想着玩儿。一辆公共汽车在正常行驶,车前蹿出一个小孩子,像拧过一股旋风,没等司机反应过来,一眨眼儿工夫,那孩子已经站到边道上去了,安然无恙。

这个小冒失鬼儿,招来了车上众多乘客的白眼和司机的恼怒,可也引起了一位乘客吃惊的赞叹∶"…反应灵敏,爆发力强,体型好,是举重的好材料……"

这位乘客叫严锡嵩,本是我国早期的举重运动员、运动健将,曾在广西举重队执教,这时,正在"少体校"培育举重新苗。仅仅一眼,不知是直觉还是灵感,严锡嵩便认定这个小冒失鬼儿是举重台上的"千里马"。他下了几个月的工夫,到这一带"搜索",日复一日,鞋底磨薄了,眼前依然是人海茫茫。

事情意有这般凑巧。严锡嵩这天到一位当医生的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儿,只见那个机灵鬼儿正蹲在一块石头上发呆,严锡嵩三步并作两步,上去就抓住了吴数德。

"让弟仔(吴数德的小名)练举重,能行?"面对找上门来的严锡嵩教练,吴数德的父亲举棋不定。

难啊,吴家上下七口,只靠做木匠的父亲和做临时工的母亲那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吴数德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都是张口要吃饭的呀,常年不见荤腥的饭食,使得弟仔长得小小瘦瘦,小伙伴们无不嘲讽地称他为"瘦骨孙"。那单薄的身子能举重?况且,举重体力消耗大,还得花钱买营养呢;本来家里经济就够拮据的了……

"你是木匠,懂得好的木材才可以做栋梁,差的只能做下脚料。你家弟仔可是栋梁之材。"严锡嵩举重的功夫不浅,识人的功夫尤深,嘴皮上也颇有两下子,几句情辞恳切的话,打动了吴数德的父亲,征得了他家庭的支持。

至于吴数德本人,—听说让他进"少体校",踢球打蛋儿那好玩的场面顿时--个个飞上心幕,早就乐意去了。尤其是"少体校"那运动服,可是和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呢。

真的进了"少体校"举重班,吴数德傻眼了;一天到晚是举起,放下,再举起,再放下,没完没了的老一套,枯燥死了。尤其是举重班不发运动服,更打消了吴数德一大半的兴致。没练多少日子,他脚底下抹油- —-溜了。

严锡嵩教练找上门来,劝说吴数德不要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有希望成为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吴数德动心了,又回到那单调乏味的杠铃前,依然日复一日地抓举、挺举、蹲起、宽上拉、窄上拉……重新与冷冰冰的铁家伙打上交道。

过了一些日子,吴数德又腻烦了,再次逃回家去。还是严锡嵩教练,追到吴家好说歹说,硬是把吴数德拉同了举重班。

两三年后,为参加地区的比赛,派代表,领导没有看上瘦小干巴的吴数德,这可挫伤了小家伙的自尊心,他第三次逃回家去。又是严锡嵩教练来到吴家,百般劝说、鼓励,让吴数德第三次回到了"少体校"。

有人称此为"严锡嵩'三顾吴庐'",为祖国请出了世界冠军。 吴数德自 己却说∶"回想起这段经历,实在惭愧。要不是严教练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多方而地关心我,我早就跟举重脱离关系了,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真是从心底里感激严锡嵩教练。"

1984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金牌获得者身高特点疑问❓

本文吴数德,吴数德现状)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