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科学 >

日本经济发展史详细资料(日本经济发展史)

2023-03-30 04:46:43 来源: 用户: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日本经济发展史详细资料,日本经济发展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日本经济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

2、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4、”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

5、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6、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

7、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

8、"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9、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

10、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

11、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

12、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

13、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

14、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

15、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

16、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

17、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

18、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

19、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

20、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

21、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

22、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

23、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24、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25、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

26、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

27、""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

28、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29、"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

30、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

31、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32、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

3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

34、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35、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36、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

37、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38、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