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论文 深耕细作教不辍 逸骥寻云步步高
来源:
2021-05-27 22:40:46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教研文章 我国的漫画家丰子恺说过: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着眼教科书,参悟文字背后的精神,提升文章的灵魂。为了实现这样的课堂理想,笔者尝试将课堂教学内容组成完整而独立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来落实”,将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递式的教学造型。课堂教学体现以“切入”为立足点,以“板块推进”课堂操作的全过程。一、步步为赢——板块行进策略
“板块”是指课文中由问题情境形成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结构大部件。“板块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找准切入点,对构成课文板块的若干问题情境进行解读。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课堂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可以用到一个教学环节,使细节丰满细腻、处处精彩;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中,使活动层次清楚、内涵丰富。
(一)各显其能——选择切入基点
1.质疑问难引板块
朱熹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惑是一切发明和创新的源头,在预习课文时,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教师要善于抓住“切入点”。学生的预习作业中,都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空间,在课堂上将学生的质疑进行整合,提炼出最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作为一堂课的研究重点。如《少年润土》一文的作业设计,从学生质疑的反馈情况看,有以下问题:为什么一开头就写环境描写?作者与闰土的生活区别在哪儿?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怎么理解?为什么要写闰土的海边生活?等问题。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筛选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能够统领课文内容或帮助研究人物性格和品质的。经过筛选,选择了如下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一开头就写环境描写?以此简单一问,激起千层浪,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
2.关注题眼思板块
一个好的题目中能警策全文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往往能揭示课文要义,成为统领全文的基点。因此,抓住“题眼”切入不失为教学上策。如《唯一的听众》中,“唯一”已经涵盖了课文的基本要义,由“唯一”切入,提纲挈领,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听写导入搭板块
听写是教师对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查,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找准切口,能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特别是有些课文,词语较多,教师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有机梳理课文内容。如《与象共舞》中,抓住“熟视无睹”这一词语,引出有关“睹”字的成语,“睹物思人、耳闻目睹”等,完成词语拓展板块,接着用“熟视无睹”展现象与人的亲密无间,串联课文的主要内容,以词语的深入解读来明晰课文内涵。
(二)各尽其能——确定讨论支点
1. 课文线索精提炼
课文的情节发展有线索可循,线索在串连内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些课文的线索能把错综纷繁的课文条理化,简约化,这对于提炼主线有帮助。如《山中访友》,以作者走进大自然与动物、植物交流的一段旅程作为线索,抓住行进线索组合板块,可以简化教学程序。
2. 课文插图巧提炼
课本中的插图往往落在课文精彩处,是为了帮助师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形象性而绘制的,使课文美了,活了,趣了。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形象感知闰土机智勇敢、健康活泼的形象,形成教学主线,显得新颖别致,给教学增色了不少。
3. 课后习题重提炼
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提炼主线的启示。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体会“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一句子的深刻含义,由此可以提炼课堂教学板块,即“画像中的居里夫人,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组合三大主要板块,明晰教学思路。
4. 过渡句段明提炼
高段语文开始关注篇章结构的教学,课文过渡段和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这样的段落和句子,可以做到“中间开花,映射全文”,从而提炼出板块。如《詹天佑》一课中,“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围绕这个句子组合两大板块进行教学,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升了效率。
5. 比较方法活提炼
对一些采用对比、类比手法写成的课文,抓住其比较的内核,有助于提炼主线。如课文《有的人》,每一小节中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抓住这一突破点,组合教学,有利于学生攻克课堂难点。
二、步步为营——板块设定举隅
“板块”阅读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入心入情研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研定教学板块: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用一定的时间并重点解决一个教学话题。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呈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的推进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如何科学设定教学板块呢?应该根据不同题材的课文设计,体现不同的教学思路。
课例:《彩色的翅膀》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个单元的课文具有深深的人文性,所以适合于深入浅出,引导同学们质疑思辨、探究阅读。作者以“小昆虫”为核心线索,阐释了战士们热爱海岛,建设海岛,扎根海岛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感悟三种情怀是其次,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小昆虫”这一线索来解读这三种情怀的,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情感的理解,从而参透“彩色的翅膀”这一课题的玄机。
教学前,教师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感悟“彩色的翅膀”的内涵。
依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教学板块:“直击重点段——建构三重海岛印象——聚焦尝瓜会——结识小高——丰富彩色”这五大板块聚焦课文、展开教学。
通过板块组合教学,建构了海岛的三重意象,即贫瘠的海岛、建设中的海岛、收获中的海岛,深华学生对海岛的情感。在尝瓜会教学板块中引入插叙的教学,通过定格事件,以照片的形式思考发现记叙中的不同之处,轻而易举地化解课文难点。以解读小高的心理,引出小昆虫,最后聚焦课题中的“彩色”二字,这样的板块教学在我们面前清晰地展现了教学的流程,便于师生一起更好地推进教学。
三、步步攀升——课堂流程设计
“板块教学”是引导学生在“教”与“学”的链接点上构建的。学生是核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打磨中,立体感悟、多维探究、放飞思想、启迪智慧。导学是关键,它强化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1.话题引导,启发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确定的话题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开放性,具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讨论后共同确定研讨话题:“索溪峪的“野”指什么?你从哪儿读出来?”根据这一话题,教师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依靠个体的全部心智和情感展开想象,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捕捉阅读感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情感、重点语句等有所领悟,并用简明的文字或符号作批注。
2.主题凸显,交流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板块形式,因此,精选主题内容是板块教学的前提。如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文中内容包括作者叙述与日记记录两大内容,在自我探究的前提下,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组合小组讨论?”这样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学生易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话题,促进学生读、思、议、评,展开多边对话、答辩,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教师点拨要适度、适当、适时,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即可。只有研透教材,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能拥有多条教学路径,具备灵活的调控能力,才能撅取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精彩。
3.多维拓展,深化迁移
“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文本的情节,作超出文本的探索;或在空白处填补,或在主题处拓展,或在结尾处延伸……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教师总结道:“跨越时代的爱无言,嘎羧对战场的留恋、对象鞍的怀念镌刻在它的生命中,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抒发在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旋律中。”这时,老师推荐音乐作品《跨越时代的思念》,在音乐中丰厚嘎羧形象,师生共同欣赏。在文本理解基础上,超越文本,拓展文本,由此嘎羧的形象更加鲜明。这样的拓展,为学生开拓了阅读品味的时空。
我们期待,“板块教学”将通融师生的精神世界。在信任、借鉴、悦纳中,凸现主体、飞扬个性,开放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展望,在这样的课堂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像,发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激情。我们追求,师生思维碰撞,情感融通,心灵契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冯增俊西南师大出版,2009年
3. 高林生:《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江苏教育》2010第3期
4. 周一贯 《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2008年
5. 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版第33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