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开启心灵的窗户。挖掘语文的内在,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其更广泛、更灵活地为学生所用,成了当今语文教学的趋势。而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启蒙基地,在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领域有着其鲜明性和独特性。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学生阅读氛围不够,阅读兴趣淡薄,导致语言表达习惯较差,表达能力不强,语言素养较低。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提升学生语言素养俨然成了一大难题,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本人认为主要和教学活动中对作者、对学生的表达关注较低有关。因此,在长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领悟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必须要教会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首先来自于教材,怎么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要研究关注的。一篇文章表达什么意思,有哪些语言训练点,重点抓住什么训练,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继而才能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从传统的“学文本”变成自己能够“读文本”,真正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一、巧妙设计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

周国平说:“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随着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念的提出,预习的重要性开始被切实地关注起来。先学,无外乎是让学生自己率先接触文本,自主学习文本内容。可是,农村学生的自学能力太薄弱,有部分学生甚至没法独立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更何况思考文本了,他们无从下手,预习依然停留在读几遍课文,圈出生字词语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副很合手的拐杖,明确预习要求,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1、借助工具,了解文本

由于农村学生视野的局限性,很多课文里所牵涉的故事背景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很多。因此,遇到这样的课文,预习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例如《攀登世界高峰》一文,学生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平时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如果单靠课堂上有限的35分钟去感受攀登的艰辛磨难,很难深入心扉,所以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登山的相关知识,那么课上老师再通过抓住字词、反复诵读等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这篇文本的学习便不再流于表面,会给他们完全不一样的体会,这份真实的体会可以受用一生。

除此之外,一篇文章避免不了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在课前给予学生一定的范围,建议学生可以着手去查阅哪些词语的意思,而不是让学生无从下手,同时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取径掌握。例如:字典,网络,家长等等,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一定要对这些字词做出反馈,不能不了了之。

2、带着问题,感知文本

如果只用眼睛和嘴巴去读书,那么一篇文章读完是失败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去读书。预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教师要擅于抓住学习的契机,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初步感知文本。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预习时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杨梅?如此以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便会思考,便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意,那么阅读就不再肤浅。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发展下去就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3、熟读文本,提出问题

预习的过程就是熟悉文本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做到读通文本,在完成老师给出的预习作业后,要学会自己思考。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深浅不一。那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好记录,记下哪些地方自己没有办法理解,哪些地方自己觉得写得很出色,这样,上课的时候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会更用心地听,听不到的也能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长此以往,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读书的能手。

二、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培养学生研读的能力

一篇文章拿到手,教师要思考作者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什么讯息,包括技能的,情感的以及价值观的,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本,读懂作者的心思,领悟作者的情感。

1、巧用插图,丰富文本内容

教材绝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一方面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农村孩子抽象思维发展比较缓慢,无法腾空想象,这就要求教师更善于利用这些插图,巧妙设计,丰富文本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如《小山羊和小熊》一文,配有山羊和小熊求助时天气的画面,教完对话后,我出示了这幅插图,问学生:“谁能结合这副图,具体地说说小山羊向小熊求助的场景?”学生进入情景后,有的学生加上了对话者的表情:“小山羊眉头紧锁地说……”有的学生想象了对话者的语气:“小山羊急切地问……”甚至还有的小朋友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小山羊不停地哆嗦,不住地上下蹦跳……”他们结合自己的体会将原本没有的画面想象的十分生动,从而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小山羊所处的环境恶劣,也使得小山羊和小熊面对求助者的态度对比更加鲜明,跃然纸上。

2、挖掘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许多课文藏有很深刻的寓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留于表面,要善于挖掘文本内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情感。因而,教师要立足文本,找准挖掘口。如《军神》一文,在教授刘伯承做手术时的一系列动作时,学生通过媒体,通过朗读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刘伯承当时所承受的痛苦,这时老师不应只停留在朗读指导的层面,而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指导——如果你是刘伯承此时你会想什么?学生们的想法很多:要坚持,为什么?要勇敢,为什么?要为国争光,为什么?等等,此时便可以直奔主题——你觉得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学生的表述立刻丰富起来,不会只局限于简单的一两句话,用词更丰富,感受更生动。

三、教会学生关注词句,培养学生精读的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无关它的内容是否精彩,无关它的表达是否华丽,但是它的遣词造句一定要精确妥帖,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去关注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从这些词句的推敲琢磨中,培养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1、关注特殊字词,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把人和事物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的作品,其作者必然在动词、形容词的锤炼上下工夫。

例如,课文《荷花》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是作者描写荷花挺立于荷叶之上的姿态,一个“冒”字用的十分传神。写荷花挺立于荷叶之上也可以用“长出来”“高出来”“挺出来”“钻出来”,为什么作者单单用“冒”呢?首先,“冒”给人鲜明的形象感。我们可以想象,荷叶很多,很低,而荷花呢?相比之下是少的,高的,这个“冒”字把荷花从一片片圆盘似的荷叶中凸显出来。把荷花的姿态之美表现出来了。其次,“冒”的原意是向外露,往上升。作者在这里用“冒”让人感觉动感十足,感受到了荷花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的欣喜。这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词语传达不出来的。再如,《初冬》一文,作者通过雾中雾后景色的变化,向我们展现了初冬特别的景象,而文章中看似简单的几句写景,却展现了作者坚实的文字功底,如,在描写远景的时候,他用了“望不见”一词,而描写近景的时候却用了“看不清”,这样的表达不仅避免了用语重复,更可贵的是简单的一两个词区别了远和近的差别。还有文章的最后,“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可能很多老师在教授这一句的时候侧重点会放在比喻句的积累上,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用词精准,为什么这里用挂?而不说结满、缀满这些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很简单,因为像灯笼,灯笼是挂起来的。如此一来,既强化了比喻句也突出了语言的表达魅力。所以在确定这节课的文字训练目标时,就不能简单地积累好词好句,要训练学生反复推敲字词的含义,为严谨规范地写作打基础。这是写法研究的作用,也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刻领悟。

2、关注标点符号,体会作者表意的深远

标点符号,除了断句作用,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也很突出。标点符号能够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以及理解语言。同样是问号,反问和疑问是有区别的,感叹号和句号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情感,省略号不只是表示省略,破折号不是只具有解释的作用,逗号和分号,冒号和短号是有区别。同样的内容,标点不一样,句子表达的意思、思想也不一样。我们可能都还记那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标点符号的魅力。

例如《一个小村庄的的故事》,为了要让学生领悟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痛惜的心情和爱护环境的呼吁,教学中我抓住“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一句话中的省略号让学生自己研读,试着去想象除了树木和土地发生了变化,还有什么可能会发生变化?由此,学生会联想到河水,天空,森林……从而明白正是因为人们所生活的大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才最终导致了小村庄的消失,而非简单的树木和土地。在帮助学生研读文本的同时,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3、关注修辞手法,感受作者的文字之美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等。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也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的重要途径。作者不用修辞手法也能表达同样的内容,但是作者用了修辞手法之后能够更好的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更深刻地表达、强调自己的情感。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比喻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并积累这些比喻句的精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例如《迷人的蝴蝶谷》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每天,太阳一出来,数不清的蝴蝶在树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真像仙女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不仅写出了蝴蝶的多,更写清了蝴蝶的舞姿,轻歌曼舞,为蝴蝶谷的迷人增添色彩。

总之,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个会读书、擅表达、能写作的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读书、学习表达、学习写作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 语言素养的提升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抓起,要从充分关注表达开始,历经锤炼,把关注文本表达作为教学出发点,引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完成从传统的“学文本”到自己能够独立去“读文本”的华丽转变,最终教会学生“会读,会说,会写”,全面提升其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