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我们的民族小学生成性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2021-06-23 15:16:03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一、文本解读 《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文字色彩绚丽而又朴素自然,读着这篇课文,一会儿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多彩的画,一会儿又像是听着一曲动听的歌。课文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和谐之美,让人心生许多感动。真是一篇值得用心品读的好课文! 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在原作中为“民族小学”,选进教科书时编者加上了“我们”,这样深化了课题的内涵,还巧妙地把读者和文本联系起来,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我们”可以指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也可以包括欢唱的小鸟、山林里的动物朋友和大青树、凤尾竹;往大了说,还包括所有读者,甚至可以指全国人民。让学生细细地读一读课题,定能拉近和文本的距离,更好地进入文本。此外,“民族小学”对于学生来说既新奇又亲切,可以以此为线,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朗读课文时找到文中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词句。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每句话的画面感都非常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第一句,将状语“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前置,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排比手法的运用,都使得所描绘的景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四句话角度不同,但连起来却形成了一组近乎完美的景象。开满各色野花的小路和穿着民族服装的小学生,对小鸟的关爱、对教师的敬爱和对祖国的热爱,处处都体现着美,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正如第一自然段后泡泡框里的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此时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朗读,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这句话为第二自然段,作用主要有三:一是用声音连接画面,巧妙过渡到下文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二是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一个表现;三是再次体现了和谐之美。的确,在课文勾勒的意境里,这样的钟声比任何现代化的铃声都更加自然、悦耳。 第三自然段前五句描写孩子们上课学习的情景,第六句描写下课游戏的场面,写上课情景的语句都紧紧围绕着“那声音真好听!”。课文用众多笔墨写窗外安静的场面和动物们听课的情景无疑说明了这一点。作者吴然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不论是谁,在那样偏远的、靠近国境线的小学里,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唱歌一样的读书声,你不能不感动,那是多么好听的声音啊!”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不可思议的语句展现出的是一种和谐的美,而这美的背后是作者对民族小学浓浓的爱。理解到这里,可以让学生在用好听的声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默读全文,读出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段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以两句诗意的语言展现出来。和第一自然段相似,这两句话也勾勒出一个现场感很强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赞美和自豪感,体会到这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并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三、预设生成点 1.关于生字组词,以及关于“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2.关于少数民族服饰的描绘。 3.上课情景、下课情景换角度描绘。 四、教法和学法 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预设: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我国云南边疆的一所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预设:我们的民族小学,为什么要叫“民族小学”? 生成:学校有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不同的民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我们的名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读完之后,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 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我们的民族小学? 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预设:你觉得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一句话来说?用一个词说出来? 生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同学们团结友爱的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非常美丽、有趣的小学。 生成:团结的、友爱的、热闹的、有趣的、边疆的。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深刻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生成点: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预设: (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起来,有跳绳的,有打篮球的,有打乒乓球的,还有抖空竹的。 (2)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做了很多好吃的,有饺子,有糍粑,有炒花生,还有我们麻城的特产肉糕。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生成点:造句,绚丽多彩── 预设答案: (1)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2)西安的兵马俑气魄宏大,绚丽多彩。 (3)除夕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把整个夜空都装点得绚丽多彩。 (4)绚丽多彩的花朵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5)蝴蝶在绚丽多彩的花海上翩翩起舞,荷花则亭亭玉立在水中央。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我们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上课的情景。 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预设:假如你是那只猴子,会怎样看同学们在上课学习?假如你是蝴蝶呢? 生产点:学生发挥想象说话。 3.下课后的情景。 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模仿这一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做准备。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预设: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唱歌、跳舞、做操,连小鸟也叽叽喳喳地来凑热闹。 预设:写一写,小鸟、小猴子、松鼠,他们是怎么想的? 生成:突出好奇,突出他们的神态,突出写写他们的自言自语。 4.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预设:后面一句描绘古老的铜钟等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成:给人安静祥和,很有文化气息的感觉。 预设:这篇课文的题目原来是:民族小学,编入课文时候,在前面加了“我们的”,这样一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成:“我们”,可以指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也可以包括欢唱的小鸟、山林里的动物朋友和大青树、凤尾竹,往大了说,还包括所有读者,甚至可以指全国人民。加上“我们”体现作者和同学们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 四、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 快乐 上课时 安静 下课后 热闹 2015-08-28人教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