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李斌辉尹荆平
摘要: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但我认为,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从导入时要联系实际、多改进教学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练习中注重竞争性、激活学生参与机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六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数学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特点,所以对学生而言较难接受。那么如何让学生比较容易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和情感性特点,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时要联系实际,激起思维的浪花
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老师问:大家今年几岁了?学生:10岁(11岁)。老师:大家都过了几个生日?学生:10个(11个)。老师:大家10岁(11岁)过了10个(11个)生日,可是我家邻居小红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都说:想!老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年月日,学完后你们就会知道答案啦!这样的导入,巧妙设疑,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自觉地便投入到了学习中。
二、多改进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是开窍之术,在于教师能“寓教于乐”,根据学生特点使之容易乐于接受,把教学内容巧妙进行加工处理,并动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科学美的感受,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一般数学课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模仿练习,然后老师布置作业,测验讲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形式单调死板而感到乏味,甚至感到厌恶。虽然数学知识本身也是枯燥的,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却是相当的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如把单调乏味的数学计算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练习,象开火车、夺红旗、找朋友、过独木桥、树上开花、巧配对、摘果子和抢答赛等等,变换花样,翻新形式,不一雷同。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寓教学于游戏中,学生乐学,老师易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其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参与者。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课前搜集各个年份的年历卡,小组合作找出各个月份的天数。这样,学生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很顺利地就找出了有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并发现二月份有的28天,有的29天。学生会对此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在此基础上抓住机会,适时引导,让小组继续讨论研究,得出四年一闰的结论。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操作中,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组织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练习中注重竞争性,培养浓厚的兴趣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总是设计各种情节有趣、形式新颖的练习形式。
比如在“年月日”的练习中,其中一个环节,让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师说月份,说大月男生站起来,说小月女生站起来,以比赛形式记忆大小月。这样的练习形式,既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和乐于竞争的年龄特点,同时又以不同形式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学生不仅在自己最喜欢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对数学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再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环节:三年级四班的李亮同学,课间由于不小心把教室的一块玻璃打碎了,请大家帮他想一想,他应该割一块多大的玻璃来补上呢?结果出乎意料,同学们是争相发言,各抒己见,大家的重心牢牢地被吸引到了怎样解决问题上来。这样的练习设计,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五、激活学生参与机制,引导主动性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活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借助生活实际问题,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进主体在参与中发展。例如:教学“约数和倍数”,准备下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老师说:“谁的座号能被5整除?谁的座号是3的倍数?谁的座号有约数2?”当做出正确答案的学生陆续离开教室后,教师故意停留片刻。此时剩余的学生显得有些慌张了,“老师,我们怎么办?”我说:“想个办法啊?”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突然,一名学生打破了沉闷:“我的座号是11,能被11整除,我可以下课了。”我说:“那其他同学怎么办?”这时,谁也不再亮自己的座号了。一会儿,一个声音“1”。同学们异口同声:“是啊!大家的座号都是1的倍数……”我带着表扬鼓励的口气说:“多好的办法呀!同学们真聪明!”这样的教学活动氛围紧张而又愉悦,激活了学生参与机制,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发展,提升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