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数学课堂因有了信息技术而活起来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小学石录存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生上课缺乏学习的动力,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活了起来,加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数学课堂有了活力。
兴趣是创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学生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对其给予过多的关注,才想参与其中,把他做得更好。信息技术真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它能将文本、动画、声音、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生动地展现一种现场教学的情景和气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数学课堂活了起来。例如,在教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选用了同学们最爱看的动画片《西游记》里唐僧一行吃西瓜的故事导入新课。同学们一看到画面便兴奋了起来,有的已经情不自禁说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我顺势引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几个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视屏播放了故事内容:孙悟空化缘得了一个大西瓜,给师傅一些后,把剩下的西瓜的14 给了八戒,13 给了沙和尚。猪八戒高兴的说,猴哥今天真好,给我的比给沙师弟的多。同学们想想是不是这样?有同学说开了,不可能,因为猪八戒一向比较笨,经常被孙悟空捉弄,肯定不是这样的,于是大家议论纷纷,争论14 和13 那个大,课堂一下活了起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突破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小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和需要,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些抽象的东西总是很难理解,学生的这种本能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例如我们在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只有一个长方体能变成圆柱体的模具,虽然给学生做了好几次演示,学生仍一头雾水,不清楚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文结合的电子课件,能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讲解的抽象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直观感知的东西,动画演示了圆柱体如何被切割,又如何被拼成一个等体积的近似长方体的,截面和底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学生清晰地看到长方体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圆柱的地面半径、高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圆柱体的底面积。因为是等体积,所以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12 C×r×h=12 ×2πr×rh=πr2h 。拼图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有效的突破了难点,让学生体会到突破难点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数学课堂显得耳目一新。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内容仅限于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教师先讲例题,然后学生做练习,按部就班,在学生看来数学就是单纯地计算,数学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教学模式,将图文、音乐、动画带进了数学课堂,将问题情景化、生活化,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同样听到欢快的音乐,欣赏丰富多彩的画面,观看生动有趣的动画。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自己进入轴对称图形的专题教学网站,查找轴对称图形的植物、动物、建筑物、物品、剪纸等,学生被这些图形吸引住了,不仅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感性认识,而且有些同学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当堂剪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还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了问题的同时,又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数学课堂因有了信息技术而显得新鲜有趣。
四、信息技术加大的课堂容量,增加教学信息,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既省时又高效。特别是我们在上复习课时,我们要把上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得有条有理,把知识点详细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仅用一支粉笔一一罗列出来,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前把知识点做成课件,使梳理过程更快捷。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有计划地让学生完成,容量大却不费时,真正体现了短时高效。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大教学容量,丰富学生的视野,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既让老师教得方便,又让学生学得轻松,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