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联想thinkbook14p配置参数(thinkbook14p怎么样)

2022-06-12 01:30:1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联想thinkbook14p配置参数,thinkbook14p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Thinkbook14p01是一个很好看的词。

能够把金属质感玩出这样的质感和美感,ThinkBook系列真的是一股清流。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金属撞色的A面,这也是ThinkBook系列的传统艺术能力。边角处的钻石切割和抛光工艺,给哑光面的金属表面带来了锐利感。犀利不是犀利,而是一种有活力的青春气息,在职场上是全能的。

联想的LOGO被蚀刻、上色、镶嵌在机身上,表面有金属拉丝纹理。也存在于A面和C面的右下角,很低调。

转轴的阻尼恰到好处,单手即可开合。屏幕可以180平铺,在多人会议等场景下,方便与对面分享屏幕上的内容。

ThinkBook 14p对键盘颜色的处理也很到位。深灰色的键盘帽与周围的枪灰色金属形成奇妙的碰撞,非常和谐。

对于Think旗下品牌来说,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键盘的舒适度。按键设计非常优雅,键帽的手感也没有我接触过的其他笔记本那么硬,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敏感和轻盈,让打字非常舒服流畅,这种感觉很爽。虽然我很喜欢键盘的手感,但这还是我的主观评价。可以去实体店体验一下再下结论。

另外说到便携性,ThinkBook 14p机身重量1.4kg,厚度14.7mm可以说是一款非常轻薄的机器,拿在手里户外跑一天完全可以接受。

有了这么漂亮的机器,你会忍不住想把它拿出去工作,想去星爸那样的地方。就算不点,在座位上打个盹,把拖了N年的稿子写出来也挺好的。

非常舒适的屏幕

显然,优秀的屏幕是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必备属性。总体来说,ThinkBook 14p的屏幕看起来确实不错,视觉上也很舒服。

我们手里的ThinkBook 14p配备了14英寸的液晶屏,分辨率为16:10,分辨率为2K。它的亮度和色标都很优秀,肉眼可见。

经过实测,屏幕色彩表现力十足,100% sRGB色域覆盖,支持杜比功能,——TV莱茵Eyesafe显示认证是“舒适度”的重要参数。

如上图所示,“TV莱茵Eyesafe显示器认证”其实就是防蓝光的意思。相对于那些大大影响屏幕观感,使屏幕发黄的屏幕保护产品,ThinkBook 14p在屏幕制作和调节过程中巧妙地避开了对人眼有害的蓝光,在准确的色彩显示和护眼之间达到了奇妙的平衡。

有了这么优秀的屏幕,你不仅可以愉快地工作、修图、截视频,还可以情不自禁地看电影,比如某导演执导的《正义联盟》,缓解一天的工作疲劳。

引导正义联盟yyds!

如果对显示要求较高,还可以选择刷新率为2.8K 90Hz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这块屏幕拥有VESA的di play HDR 500 true Black认证,支持100% DCI-P3和400nit亮度,可谓是全方位升级。

03颜值之后,肌肉也很足。

AMD是的!

我们拿到的ThinkBook 14p搭载的是AMD锐龙7 5800H。从参数上来看,锐龙7 5800H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处理器。在Zen3架构和7nm工艺的加持下,相比Intel阵容有着非常不错的竞争力。而ThinkBook 14p真的可以把这个处理器发挥到极致。

对一个分数不满意?

下面是CINEBENCH R15,R20,R23的跑分,供参考。

CINEBENCH体现了CPU的图形渲染性能,对于我们使用这款处理器进行视频编辑、3D设计、动画渲染等具有重要意义。这款ThinkBook 14p搭载的锐龙7 5800H在CINEBENCH R15的单核成绩为214,多核成绩为1908,R20的单核成绩为509和4394,R23的成绩分别为1351和11466。这个分数在目前在售的笔记本中处于前列,完全可以支持你的个人创作。

Blender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款动画软件,其独立推出的Blender Benchmark能够很好的反映实际工作场景中的使用情况。

综合来看,在锐龙7 5800H的平台上,应该说视频创作还是比较轻松的。

在7-zip压缩测试中,CPU利用率高达1450%,速度可观。这显然是因为CPU超频和多线程,这也是AMD的传统优势。

存储方面,最高支持32GB DDR4双通道板载内存和1TB PCIe SSD固态硬盘。最好提前购买大内存。下面,我们测试了硬盘和内存的速度,结果如下。

在存储性能方面,ThinkBook 14p明显不错,在内存和SSD测试中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