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培养孩子专注力最简单的五种方法

2022-09-03 16:16:04 来源: 用户: 

专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小说,影响孩子的学业;往大了说,专注力是从事任何事情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总是很容易分心,那将很难在任何领域上有所成就。

国外有一位科学家曾說过,专注力=成功。专注力比智力更重要!

专注力孩子是在幼小衔接,更大一点已经上中学了。因为这个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或者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不专心,又或者是被老师告知,孩子听课总是走神,孩子的成绩差,家长就开始焦虑了。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专注力已经出现问题了,专注力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补救,有时候还甚至根本补救不过来。

与其等着孩子专注力出现问题再治疗,不如早早地将孩子的专注力培养起来。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最好在3岁左右就开始的。因为专注力与神经元数量和神经突触的联结有关神经元通过突触进行神经连接,形成神经系统,当我们有一种新的体验,或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神经元就会受到刺激被激活,产生蛋白质制造新的连接。

小宝宝刚刚出生时,他们的神经元数量和联结还非常地稀松,随着孩子的成长,到3岁左右,神经元数量达到顶峰,是成人的1.5倍,随着训练能够让常常使用的神经联结更加强壮。

当咱们给孩子做全面的专注力任务训练,比如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等,大脑建立起的神经网络便具备了充分的联结,孩子的大脑就做好了能集中注意力的准备。即使面临新的挑战,他会熟悉这种专注的感觉,能很快进入状态,从而冷静、专注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新任务的挑战。

所以在3岁左右进行专注力训练,效果是事半功倍。经常能听到很多妈妈吐槽孩子玩玩具,玩一会就跑开了,或者一会玩这个,读绘本时,经常没耐心听,常常没等听完。只有玩手机的时候特认真,上课总是坐不住,听不进去等。

如果以上有多条中招,那你可要注意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如果不加以留心和引导,很可能孩子将来专注力差。

很多妈妈会说,这不是孩子的天性吗? 不是很正常的吗?

有的年龄段的有些行为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却不是。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妈妈不知道怎么去分辨,可能会误以为孩子的专注力随着他长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其实并不是的,专注力就像肌肉,你不锻炼,它是不会自然变得强壮的。

如果孩子专注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要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任务难度和对专注的要求也会提升,很多家长到了小学阶段才忽然发现孩子有很多专注力问题,也耽误了最好的训练时期。

怎么去分辨孩子的行为究竟哪种是正常的,哪种是不正常的?需要留意的。而且专注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抛开遗传因素还会受到教养方式、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的影响。

很多妈妈都会在无意中破坏了孩子原有的专注力。有位妈妈对我说孩子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总是不停眨眼睛。问题是,那个妈妈就不停地给孩子意见:你坐过来一点,喝点水吧,别喝太多了。妈妈的这些唠叨让孩子一直处于一种很紧张、焦虑的状态,孩子还会容易自卑。当他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这时候他就已经分心了,怎么能够专心致志?

那么,孩子孩子是否要送去专注力培训班呢? 我个人不主张。

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一旦出现问题,需要长期的、固定时间的进行专项训练。培训班的训练要不然就是寒暑假这种突击的、集中式的;要不然就是长达半年起这种长期,但密度不够的训练,每周只有1到2次,训练效果非常有限、且难以持久。再加上培训班没有全面、系统的家长培训,只着眼于给孩子做训练,反而忽略掉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一一也就是家庭。只要家庭环境、亲子互动模式没有变化,孩子的专注力依然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看到那么多孩子因为专注力出现问题再来治疗,孩子痛苦,家长焦虑,我就想,如果把这些知识早点告诉这些家长就好了。他们就能在问题出现前作出预防,每天很简单地用科学方法做一些训练,就能省去后期很多精力和金钱投入。

我把专注力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进阶期。有多动症的注意力不集中,应采取“内调外练”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培养专注力,更主要调理好孩子脑障碍及脑协作能力,即孩子变得聪明,大大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使孩子彻底改变----既专注又有好的记忆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家长在生活中,要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做专注力的培养。做专注力的游戏既增强了亲子关系,也培养了宝宝的专注力。

与其等着孩子出现专注力问题的时候来补救加强,倒不如早些着手培养的专注力,在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为孩子的将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