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画面公开,中国实力不容忽视,西方纷纷点赞

2022-09-10 11:23:53 来源: 用户: 

据国内媒体6月27日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该视频包括“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声音及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火星全局环境感知图像等。

另据报道,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6月1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WIFI分离相机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合影,相机记录了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过程,这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上述影像,并配文写道:“一个从火星发回来的‘祝融号’火星车的视频,以及从火星表面录下的声音。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来自火星的声音。”引来不少外国网友的称赞。有网民表示,“看起来棒极了!”有人觉得非常神奇,直言道“这简直难以置信!”还有人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这是给全人类的历史性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国不仅取得上述成就,还在空间站方面实现突破。6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这一重大突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罗戈津透露,俄罗斯未来可能向中国的空间站派遣宇航员,这是双方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协议中的内容之一,中俄双方正在就此事进行商讨。

事实上,中俄在载人航天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如此,中国还正在与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围绕在空间站开展各种领域的空间实验进行双边合作交流。6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表示,“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合作意愿,中国总体上对此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会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面对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欧洲航天员训练中心前主任米歇尔·托尼尼表示,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是中国走向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为其将来在月球建立太空站,甚至登月的良好准备。同时,他还认为中欧能够在航天领域更好地合作,并强调欧洲已经有不少宇航员学习了中文。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天宫”空间站作为2024年后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考虑到天和核心舱的操作台工作界面上,所有参数提示全部是中文,如果外国宇航员想要来此进行合作,那么就要学会中文。据国内媒体6月22日报道,目前有3名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航天员正努力学习中文,旨在从2022年开始登上中国空间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