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仅需一个月
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建设、改造过程对外披露。围绕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各场馆都出了哪些“妙招”?
记者前往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园区北区的单板大跳台及水立方进行实地探访。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介绍,在场馆建设之初,就考虑了赛后如何利用的问题,每个场馆不仅仅围绕赛时进行建设,还要考虑地区发展以及群众未来的需求。
国家速滑馆 用“空气能”为管理用房供暖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又一国际奥运赛事主场馆之一。据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介绍,国家速滑馆今年6月将完成地下结构,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后,“冰丝带”将“拔地而起”。
国家速滑馆建设现场。今年9月“冰丝带”将“拔地而起”。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武晓南提到“冰丝带”在规划建设中的可持续利用理念。为了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更多地为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国家速滑馆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是“亚洲之最”。
“在赛后,很多的区域可以直接转化为群众冰上运动、培训和娱乐休闲的配套设施。奥运需要的供餐区可以变成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包括B2层运动员更衣室、陆上训练区。此外,新闻发布厅还可以作为冰上培训的功能用房和配套区域。”武晓南说。
此外,在“冰丝带”主馆的西侧建有地下车库。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介绍,赛时大部分注册车辆并不进入场馆,不需要那么多地下停车场,但考虑到赛后停车的需要,根据业主和北京相关部门的要求,建设了地下车库。
“冰丝带”在设计上融入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突出优点为年节省180万度电,同时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由此每年可实现160吨二氧化碳减排。
单板大跳台 结合工业遗产和“飞天”概念
昨日,位于首钢园区北区的单板大跳台建设项目的具体选址和设计理念也首次对外披露。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南部约1公里处,北望石景山,东临群明湖,西临永定河。
设计单位在跳台方案中植入了“飞天”的概念,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飞天”曲线与单板大跳台本身曲线较为契合,另一方面“飞天”与英文“Big Air”一词都有向空中腾跃、飞翔的意思。
大跳台的建设还将带动周边区域的景观整合,包括永定河、群明湖、冷却塔以及其他首钢工业遗产设施,大跳台将成为区域的地标性建筑,与石景山、群明湖、电厂、制氧厂构成永定河东岸壮丽的天际线。
“同期还建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及配套的服务用房,利用现有建筑改造为服务设施。大跳台本身也会应用首钢建筑元素,体现和工业遗产的传承关系。”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介绍,单板大跳台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争取明年年底建成。
考虑到风向因素,大跳台呈西北—东南方向布局,主体结构约60米高、160米长,背靠由工业冷却塔改造而成的附属建筑,以石景山、永定河为环境背景。大跳台结束区周边设置滨水观众席,紧邻的群明湖在冬季可提供约20公顷的天然冰面。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之一,大跳台在赛后保留其体育运动本质,用途主要包括中国国家队训练、承办国际国内赛事、国内外其他单板大跳台团队训练、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
“冰立方” 冰壶比赛观众席温度16℃
水立方是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游项目的比赛场地,北京冬奥会期间,将转换成“冰立方”作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预计今年11月正式启动场馆改造。根据比赛需要,游泳池区域将转换成冰壶场地,两侧新建临时看台、约4500个座位,同时对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并新建除湿系统。
6月12日,水立方的游泳池内存满了水。北京冬奥会期间,游泳池区域将转换成冰壶场地。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介绍,国际冬奥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在游泳池上建设冰壶场地的经历。“目前的转换方案,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才得到国际壶联的认可。”桂琳说。
“我们进行了多种转换试验,最终确定了钢和混凝土的组合。将泳池抽水,搭上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防水层,前后共20余道工序。”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按照目前方案,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完成游泳池和冰壶场地的转换。
此外,水立方的“置换送风”方案,可满足冰壶比赛对空气环境的各项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处理多余空气而产生的碳排放,实现节约和可持续办奥的要求。
据悉,冰壶对场馆的湿度和温度要求非常高。按照水立方冰壶场地设计方案,在地面约1米以下的区域,为了使冰面保持低温,温度将保持在零下。而1米以上的区域,为了让运动员有一个适宜的比赛温度,温度会控制在10℃左右,观众区域的温度则会控制在16℃左右。
■ 讲述
刘玉民:冬奥场馆不会在比赛结束后荒废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告诉记者,在场馆建设之初就考虑到赛后如何利用的问题,每一个场馆都不仅仅围绕赛时建设,还考虑了地区的发展及群众长期的需求。比如“冰丝带”,如果只服务冬奥会的话仅需要一条赛道,但考虑到群众未来的运动需求,就做出了“全冰面”的设计。
“这也是国际奥委会提倡的理念。场馆在赛后要进行可持续的利用,不能比赛完就荒废了。”刘玉民说,水立方的改造方案就是把游泳池用架子搭建起来,然后制冰,架子可以随时拆除、重复利用。
此外,延庆奥运村在赛后还可以做公寓,高山滑雪可以在赛后进行专业级别的比赛,也可以开展群众滑雪。群众在夏天还可以去登山、野营、骑山地自行车。
新京报记者 吴为 见习编辑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