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明珠橄榄坝
原创 关中尧
橄榄坝位于州府景洪市东南30公里的勐罕镇,秀美而富有诗意,是西双版纳保留的最具傣族群众生活环境和烟火气息的村寨,不过现在的模样已经被打造成熙熙攘攘的傣族文化旅游小镇了。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是卷起来的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把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佛祖走过后,教徒们又把布卷起来收好。勐罕由此得名。
在云贵高原,橄榄坝海拔仅530米,是西双版纳最低的地方,也是最炎热的气象地域。这种环境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盛产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优质甘甜远近闻名。
最早知道橄榄坝还是在四十多年前,这里有个级别等同景洪市的国营农场很有名,下辖十二个分场,安置过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知青。艰苦岁月里,橄榄坝是僻远、落后和贫困的。傣家竹楼哪有今日窗明几净的柚木新楼豪华!知青们栖身的居所就是自己搭建的漏风漏雨的竹棚。
在西南边陲当时有二百万青年和当地少数民族一起艰辛耕耘着这片浸透了劳动汗水的红土地。
若干年后,已经鬓发如雪的知青们又回到当年千方百计奋斗争取的脱身之地,看到今日橄榄坝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旧貌换新颜,一个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傣族乐园呈现在他们眼前,不由得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奔跑在诺大景区电瓶车上的同行者来自上海,几个休闲打扮的白发老人边看边议论:这就是我们待过的橄榄坝吗?太美了!真是认不出来了!除了天空的蓝天白云,当年的痕迹一点都没有了。好想回来在这里养老哦!
如今,走进橄榄坝,举目望去,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特色的傣家高脚楼掩映在高大的绿荫丛中,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花卉布满整个村寨,风光锦绣,赏心悦目。
为欢迎四方游客,每天下午都要在中心广场举行一场极富民族特色的祭水泼水表演活动,傣家儿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已经走上共同富裕生活的喜悦!
今日橄榄坝,不仅是傣族人家的美丽坝、欢乐坝、幸福坝!而且是全国游人的网红坝、打卡坝、留恋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