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9)知青返城后的不同人生

2022-09-13 12:39:05 来源: 用户: 

我曾经写过很多知青回忆文章,“知青”永远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老的话题和永久的回忆。那种艰苦的生活和在青春岁月中经历过的人和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年的知青们都已进入老年,老年的我们依旧会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当年知青返城之路的途径也是五花八门,充满了艰辛。病退、困退的,托关系调回来的,选调上学回来的等等,知青不同的返城之路,造就了回城后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对错,人生的顺畅还是坎坷,幸福还是不幸福,有时候是命运的安排,很多都是出于无奈的选择。

一,最初离开兵团的是那些权贵子弟,到兵团没几年,那些手中有特权的家庭利用手中的权,将他们的子女通过关系调回了城市,或者当兵或者安排了工作,当然工作安排的还是不错的。他们的离开让其他知青的心理产生了动摇,从此有了离开那里的心思。

二,在众多的离开方式中,被推荐上学成为工农兵学员是最好的回城方式,也是很多人所期盼的。

从1972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知青被推荐上学,一直到1976年,每年都有知青被推荐去到各个大学学习。

每看到有人推荐离开都让人羡慕不已,那时国家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这些推荐上学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因为镀了金,有知识有文化都被充实到各个科研机关事业单位,拿到了铁饭碗,人生之路还是顺风顺水的,一些人成为知青中的佼佼者。

三,内蒙兵团知青大返城最后一批就是以病退的方式离开兵团的,这是大部分知青的返城之路。

1978年由于云南知青的“卧轨请愿”,口号“不回城毋宁死”,终于使中央知青政策开始松动,北京、天津等城市也放宽了困退、病退回城的限制,到1978年在兵团掀起一股返城浪潮,全国知青大返城开始了。

知青们原以为离开草原回到家乡一切就十分美好,等待他们的将是鲜花美酒。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回到城市后,又开始了另一种的求生之路。

二十大几的他们等待漫长的就业分配,无论是多么脏累的工作,分配了工作就十分的知足,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好日子没过几年,又都面临着下岗失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不同的返城之路造成了知青们回城后的不同人生,有的顺利无比,有的坎坎坷坷,但无论怎样一切都已过去,知青们还是直面人生进入了老年。对以前的经历我们淡然回忆,对晚年的生活珍惜面对。愿老知青们晚年开心快乐,幸福安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