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女人:她叫额尔德特·文绣

2022-09-23 23:09:09 来源: 用户: 

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中国老百姓的观念逐渐开放,对原来看作石破天惊的“离婚”,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这一桩案还是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一个是当年的皇妃文绣,一个是当年的皇上溥仪。

而且这场离婚还是皇妃主动提出。

尽管清廷已经退位,但妃子和皇上离婚的事情,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很劲爆的。

首先说说妃子文绣,文绣出生于1909年12月20日,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成绩优秀,其家族是清朝八旗中上三旗的镶黄旗,父亲做过内务府主事,也就是掌管皇家事物,下设50多处,3000多人,正二品官。

1922年春,虽已退位,但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并保留清室帝号的末代皇帝”溥仪,已经16岁,按照规矩,应该结婚了,按照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在一大堆选妃照片中,他觉得每个人都长得差不多,不过还是圈了一个人,她就是文绣。

对此,身边“皇亲国戚”都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文绣家中贫寒(当时文绣家族没落),长得也不好看,要选个富户女儿,就确定了后来的婉蓉。

但因为文绣也是被“皇上”圈过的人,就不适合再嫁给平民百姓了,所以一起选入宫了。

于是,16岁的婉容成为“皇后”,13岁的文绣成了“皇妃”,封号“淑妃”。

因为都是年轻人,一开始文绣和溥仪感情还不错,因为进宫中断读书,溥仪还特意为文绣请了汉语和英语老师帮文绣补习,就这样,溥仪带着“一后一妃”在宫内学骑自行车、学拍照,去宫外爬景山,放风筝,相处还算融洽。

虽然文绣家境不如婉容,但是脾气也是倔强的,在相处中逐渐感受到“皇后”和“妃子”的差距,比如入宫,她就要比婉容早一天入宫,以便第二天能跪迎“皇后”。

但是1924年,一场北京政变改变了平静的宫廷生活,一直痛恨封建帝制的冯玉祥授意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不得不带着文绣和婉容离开紫禁城,暂住父亲居所醇王府。

1925年,溥仪一家住进天津日租界静园,由此开始长达7年的天津生活,文绣的命运也由此发生改变。

静园是一栋小楼,溥仪和婉容住二楼,文绣作为“妃子”只能住同一层的偏屋,“后妃有别”也是溥仪找回“皇帝”仪式感的一部分,这不仅体现着居住、饮食和话语上,连每个月给婉容和文绣的零花钱都是不一样的。

溥仪和婉容一起时间长,对文绣几乎到不闻不问的地步,一次,溥仪的英文老师回国前和溥仪告别,提议一起拍张照,文绣赶紧回屋换衣服,但等换完衣服出来,他们三人已经照完了;

真正的导火索,发生在有一年的除夕。

那个时候她因为和婉容赌气,经常不上楼和他们俩一起吃饭,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居然也没有叫她一起吃,听者楼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文绣抄起身边一把剪刀就往自己喉咙戳,好在身边的太监夺走剪刀。

事后,太监将“淑妃”除夕夜自杀的事告诉溥仪,而让文绣真正寒心的是溥仪听到后的反应:“谁知道是真想死还是假想死,让她死死看,死了也就死了”。

就在文绣走投无路的时候,两个女人出现了。

一个是文珊,一个是玉芬。

文珊是文绣的亲妹妹,嫁给了载振王爷的儿子,日子过得清苦,两姐妹同病相连,暗自垂泪,文珊向文绣介绍另一个女人玉芬,文绣的远房表姐的女儿。玉芬是民国总统冯国璋的孙媳妇,见过世面,也颇有心计,因为遇见玉芬,文绣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在了解文绣的处境后,玉芬提了一个当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建议:你为什么不和他离婚?

这是文绣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玉芬的提议让文绣心动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是民国,溥仪在静园是皇帝,走出来就是个普通中华民国国民了,也是普通百姓,为什么不能离婚?

此后,文绣委托文珊和玉芬请律师,三个女人开始精心策划一场离婚行动,当溥仪得知文绣一个妃子和自己闹离婚的事情后,当即派人找律师和文绣律师谈判,但这时文绣已经没有回头之意了,新闻每天得知后也天天爆炒,全国轰动,舆论也一边倒,支持文绣离婚。

溥仪知道已无法挽回,1931年10月23日,溥仪律师和文绣律师达成离婚协议,中国唯一一次“皇帝离婚案”就此落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