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著名心理学教授直言:80%的家长,都在把孩子当做动物一样驯养

2022-09-26 00:39:06 来源: 用户: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忘记了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对他们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惩罚手段,例如罚站、关小黑屋、没收孩子心爱的玩具...

这些父母不以为然的惩罚手段,却让本还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受到了巨大创伤,一辈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著名心理学教授直言:80%的家长,都在把孩子当做动物一样驯养!犯错了就惩罚,做对了就给奖励,这完全是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确对孩子的惩罚是要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恐吓威胁。

01

孩子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有些也许只能看到表面,内里的动机和想法却没被看到。

而家长的很多惩罚往往只能抑制住表面行为,孩子的犯错动机依然不会被扑灭。

比如因为孩子打架,所以家长停掉了孩子的零花钱,然而却没有了解孩子打架背后的起因,这反而会让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产生了撒谎行为。

其实,在孩子犯错的事情上,比惩罚更重要的,是家长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需求,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2

惩罚孩子,我们要充满爱、尊重与理性。

首先,惩罚不能过激,家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孩子一犯错就又打又骂,这只会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畸形。

其次,惩罚和后果间应该有关联,比如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就惩罚不带他出去玩,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并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

此前一则新闻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一个孩子从12楼的家里朝窗外泼墨,导致楼下住户晾晒的衣服全都被染色,孩子妈妈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先解决问题。

带着孩子挨家挨户地道歉,然后和孩子一起收集被染的衣服,把它们洗干净还回去,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

这样的犯错后果和孩子的错误是密切联系的,也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所在,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此外,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惩罚的情况下,父母们也不能用“我不要你了”等抛弃的语句行为当惩罚,这样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丧失自信。

也不能当众惩罚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03

家长可以提前立好规矩,和孩子一起监督执行,让孩子明确行为与自己需要承受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自我控制、管理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动画片,如果超出时间他没有关掉,或者不愿意关掉,那接下来一周都不能看;吃糖果每天最多三颗,超过了一周不能吃,而且晚上要刷牙。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的规矩。这这样做让孩子提前知晓惩罚的力度,他也就不敢轻易犯错了。

比起家长临时对孩子做出的惩罚,也会让孩子更容易信服,更愿意配合。

03

好的教育,应当是唤醒,而不是驯服。

总用惩罚管教孩子,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抑郁、绝望的深渊中。

父母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就去唤醒孩子心中那个“好”的自己,用启发和信任,代替惩罚和怀疑,向他表达一种积极的期待,孩子便会逐渐朝着这个“好”的样子靠近。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纠正错误、学会承担责任。

做错了事,受到相应的后果无可厚非,但错误的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

父母们请慎用惩罚,多用身体力行的教育来引导孩子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