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网易裁员风波,为何舆论反映如此激烈?

2022-09-30 02:51:09 来源: 用户: 

网易员工显身说法:网易确实是很没温度的企业,当初要裁我,临时毫无征兆让我飞到杭州,然后收电脑,让我接受只赔一个月的补偿(按照劳动法N+1,我至少获赔4个月)!不然不给报销差旅及回程机票!不签一直呆员工宿舍不准回去!还软磨硬泡说耗下去没有意义,会影响我以后的职场发展!如签字可给个好评!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员工!至今我签字那一刻hr得意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网易只会赚毒害青少年的钱!网易游戏误害多少青年,网易新闻很黄,一家垃圾的企业!对了,我是杭研员工,report给阮X总。


最近一篇为《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的文章火爆网络。其实,在以往这种事情就有很多,只是事件没有发酵,而且很多员工也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因此这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既然有人“不配合”不选择默默承受了,打破了职场中的潜在规则,因此该事件极大的被曝光以及快速的舆论发酵,才有如此激烈的话题。

职场潜在的规则,“网易”只是被曝的冰山一角

其实在互联网IT行业流行这样一句话“30岁之后我该何去何从”(部分人的想法),其实我们只看见了IT人的高薪没有看到IT人的心酸和苦楚,很多互联网IT从业人员在工作5-10年后,就不得不思考以后会以怎样的生活状态面对人生,最担心的则是是否会被这个行业所淘汰。

在全民创业的这几年,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招聘时,普通开发人员要求30岁以下,架构师35岁以下,喜欢年轻员工趋势越来越明显。

被裁员工在文中表示,2019年1月底,自己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炎,绩效考核评为D,因此被告知不适合在网易继续工作了,其实这只是网易裁员的一个借口。每年渴望加入网易的应届生和跳槽着多如牛毛,我为什么非得留一个身体不好,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呢?职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舆论的发酵是同情、共鸣的结果

身为职场上的一员,其实网易裁员事件本身话题热度不高。但是一旦裁员事件掺杂“悲观主义色彩”那么这个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如“网易”、“绝症”、“裁员”、“威胁”,再加上事件本身的热度,进一步的反映出员工在职场上的心酸和挣扎,更加的引发共鸣。使得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该舆论的走向,从而引发激烈反响。

总结

总而言之,时间会冲谈一切,希望该事件能有个公平公正的结果。在法制健全的中国,希望更多的人碰到此类事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不再受伤害。

各位读者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舆论为何如此激烈”?因为,社会舆论对无理和违法地对待员工的企业行为很不容忍、很不容情。

那位网易游戏前员工,生重病后,网易采用多种方式,包括逼迫、算计、监视、陷害、威胁,意在让其离职并避免给其N+1离职赔偿,最后那位员工被保安赶出了公司,正是既无理又违法。

至这次风波为止,大家都应该发现了,过去到现在类似风波时有呈现,同时类似舆论日趋激烈,这已经成为1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值得开口欢呼、击掌庆祝,而舆论日趋激烈的重要意义则在于今后无理和违法地对待员工的企业行为将会越来越少。

1 为什么说值得欢呼和庆祝?

一直以来,由互联网企业、私营企业,包括其中的知名企业,所制造出的类似风波不算少,自从有了互联网和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大平台之后,每一次舆论的反应都是如此激烈的,而从趋势上看,将是铺天盖地、汹涌澎湃的,即自媒体和网友舆论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即舆论内容的高度越来越高,并且,一次比一次深远,即舆论内容的深刻度和向远面分别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和网友不约而同地及时齐发声,实现了高度共鸣、同频交互,迅速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让当事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让当事员工得到了巨大的支援。

刚刚看到中国经济网发表的来源于工人日报的文章,认为网易辞退员工的行为违反劳动合同法,显而易见,中国经济网和工人日报的看法与自媒体和网友的看法恰好相同;中国经济网和工人日报同时联系性地批评了用末位淘汰机制、用冠以不能胜任工作之名辞退员工的做法,自媒体和网友也是这样地作联系了。

这种共鸣和交互的力量,不得了!

2 为什么说无理和违法对待员工的企业行为会越来越少?

前文所写的高度共鸣和同频交互的力量持续下去,就更不得了了!

像以往那样,巨量的自媒体、网友、公共媒体区别对待了这次风波涉及到的双方,被裁的身患重病员工被第三方——社会各方实时送过来的温暖给层层包围了,岂止不孤单、不无力!

做出冷酷行为的网易呢?则是另一番景象,比现在的这个冬天冷得多,名誉和经济都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就昭示出、代表着企业对员工不人性化的事件一旦在如今的网上曝光了,被刹那间形成的激烈舆论潮所吞噬的只会是那个涉事的企业,被重重围困。

重要的是,当前的当事企业还被挖出了过去和同时发生过的更多事件、更深层次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连带着让以往和当前的其他问题企业再次浮出水面了,赤果果的,再次被竞相批评。

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论是当前的当事企业还是以往的问题企业,不讲理、不合法地裁员的成本空前地加大了,而且必将持续性地接连付出成本,不是一次性的付出。而这些个意味,就是我说不讲理、不合法地对待员工的企业行为势必越来越少的理由。

我看到,无论是自媒体、网友还是公共媒体,都在网易裁员风波发生后,对互联网企业、私营企业,再一次齐声呼唤重念昔日并肩奋斗的兄弟温情,齐声呼吁改革高压性绩效考核制度、寡情性分级评鉴办法,并拓宽员工上升空间、关爱员工身体健康,等等,而且还把这一切提升至企业突破困境、保持活力以至于基业长青的高度。

我相信,包括互联网企业、私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对这些道理都能越来越听得进去,相应地,不讲理、不合法对待员工的行为也就会越来越少。

全社会各方的高度共鸣和同频交互,也必将持续下去,必将更加不得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社会在不断进步。

朋友,您说呢?


公司太小气,还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径,人神共愤。就应该谴责这种公司。他丁磊之前作出多少次这样的事情了。自己拥有45%股份,身价1216亿。都不舍得这点小钱,再说了,人家一个小员工,正常所得,至于为了不给离职补贴,就直接轰人吗。再说就算绩效不合格,也要给出补助是吧,至少有也得一个月底薪。现在问题在于那个主管因为他犯病了,就给绩效评低了,然后说不合格,这个才是问题关键。商人谋利,没有错,像这样的大公司一点员工关怀都没有,真不值得为这个公司卖命。


11月23日,一篇标题为《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的文章出现在网络。文章来自网易的一名前员阐述了自己在与网易公司在进行多个月的交涉过程中,期间受到了各种不公平待遇。本次事件引起大规模的传播和热议,更多是在被裁员工身患“绝症”这一特殊情形下不仅没有受到公司的权益保障,还被公司步步紧逼“暴力”裁员。这其中透露出现在大多数上班族被企业压榨的痛苦与悲哀,让人共鸣,引人共情。社会舆论向来是同情弱者,因此此次事件公众普遍站在了处于弱势员工这一方。

新浪科技和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关于如何保障员工权益的投票,约15万网友参与投票和评论。累计约65%的网友投向法律武器、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外也有不少网友会选择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曝光不公企业和事件。

@人民日报微博在评论中认为:

互联网行业的残酷竞争,人们不陌生。但社会关心的恰恰是,除了KPI,企业是否得有其他价值?对患重疾的员工,能否有更多人文关怀?公司经营不易,员工奋斗不易,并不等于这道题无解。答案很清楚:企业重视员工生死,员工才能为企业奋斗不止。

首先这个事件绝对不只是单纯的一起劳动纠纷这么简单。

从互联网大厂裁员潮到前段时间很火的996再到现阶段的网易事件。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互联网的热潮开始退去并且伴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的下滑可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衰退期。而在这个衰退期一些非核心岗位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就会非常危险。在大厂都不得不裁员的情况下,他们离职之后又能不能找到工作呢?这种忧虑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事件。

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保障制度也确实不够完善。很多法律法规形同虚设,员工作为个体根本无法有效和公司抗争。而网易的这次事件彻底激发了人们心中潜藏已久的忧虑,裁员的下一个会不会是我?轮到我的时候又能不能获得赔偿?因此他们希望把事情闹大,从而让国家出面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综上,网易裁员风波映射出的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每一个市民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担忧。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裁员的牺牲品,这种焦虑潜藏在内心之中。


我们都曾经有过浪费几段美好的时光,

我们都曾经将信任和未来丢给别人换取回报。

可当未来近在咫尺,我才发现,昨天错的是何等离谱。

我付出辛劳却忘了考虑人性,是的,他们说的没错,错的是我,得了他妈的该死的癌症,我的治疗和他们的利益冲突,我将被牺牲,他们的利益和我的病冲突,我将被抛弃。

我的五年,哪怕扫地,如果可能,将我扫过的尘土垃圾称重,估计也能重过他们的良心,哦,不,他们,没有,良心!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掌控呼吸,罢了。

我若安好,便是晴天,父健母慈,子孝妻贤。

我若倒下,晴天霹雳,父母何依?妻子何地。

病与利,利当头,何敢有情义。


网易暴力裁员事件在知乎热搜第一名第3天了。

很多媒体但不包括游戏媒体也对这件事情做了不同角度的报道。

还出现了不少疑似「蹭热度」的人。

如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的孙宇晨、重新拥抱自己兄弟的刘强东,又一次向漩涡中游戏从业者「伸出援手」的多益网络董事长:

网易在11月25日也先后发布了两则说明。

说明发出之后,网友都不太买账。当然这里我不打算赘述,而是希望大家关注到这场舆论风波中的其中一个声音。

11月24日一名知乎用户「舒航」发帖说自己和当事人在同一个项目组并且亲历了当事人被赶走的事情:

舒航现在的知乎认证信息是「腾讯游戏客户端工程师」,因为在事件发生后,他就从网易跳槽到了腾讯。在评论中有不少人劝他匿名保身。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被暴力裁员的员工是网易游戏杭州天下事业部的一名高级数值策划。

这名策划在事件发酵之后就消失了,但是11月25日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疑似回应舒航的信息:

一个小时之后,舒航再次在知乎发声,原因是网易天下事业部的程序主管(和被裁策划不是同一个主管)就他发布的言论找了上来:

程序主管发给舒航的聊天内容

这就是关于网易暴力裁员事件我想提到的信息。我选择在很多媒体已经讨论过事件的时候出来聊一下,是因为既不想蹭热度又想做点事情。

在这个事件中,我应该算是少数不以「吃瓜」心态跟进的人。无他光明伟岸的理由,不过是作为一个曾当过刺头的游戏从业者的感同身受。想象一下,「你的游戏我的心」所遭受的所面临的处境就觉得特别难受,希望他至少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不被打败。

因为始终对这件事情保持关注,也观察到了很多游戏从业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也很理解为什么多数人都是以吃瓜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公司辞退员工不给N+1常见吗?公司用各种手段让员工主动辞职常见吗?公司和离职员工好聚不好散常见吗?太常见了!常见到大家都觉得这一切的太正常了。甚至出现了一些声音,觉得当事人是抱着患重症的弱者身份挟裹舆论向网易施压。

一切不正常的常见成为正常,才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吧。

为什么我们不能哪怕做一点点可以让这个世界变正常的事情?如果不能的话,起码不嘲笑想去尝试改变一下的人。


“一名在网易有5年工作经验的员工,身患重病的同时还在坚持工作,但因“绩效不合格”被解除劳动合同。”网易“强制”裁员,是不近人情,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该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案,一直没有和网易达成共识。5年的工作岗位坚守,却换来的是不近人情的因绩效考核不合格而被裁员的事实。

从创始人丁磊的传奇经历,到网易的出色业绩,网易更多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个优秀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而我们群众所期盼的网易该有的那种社会责任感反倒丝毫没有体现,网易作为知名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其做法也确实令人大跌眼镜。

群众(劳动者)舆论激烈是对网易“不正当”行为的无奈,也是抨击。

网易这种大型企业中,当其决定裁员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很难有“回天之力”与之进行对抗。起初不接受不妥协又能如何?最终还是默默承受了“结果”。即使有各种不满,大部分被裁员工也是选择忍气吞声。

该员工在长期没有得到理想解决办法的情况下,通过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谴责网易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由于网易动手驱赶绝症员工,触及到社会底线,舆论纷纷倒戈,是对网易“不正当”行为的无奈,同时也是抨击。

世事无常,更多有的是“感同身受”和感慨。

互联网裁员这一事情在我们打工一族看来或许早已是司空见惯了。企业通常就以“业务调整”、“人员优化”诸如此类的措词来进行裁员。或者我们可以往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渐减少导致企业裁员风波这一角度去思考,尔后或心理能取得些许平衡?

但一点明确的是,在多年的“血拼”中,最终企业却以一个看似合理却又不合理的理由把你裁掉了。这是何其悲哀之事。

确实,从打工仔的角度去看,我们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裁员风波中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且不言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世事无常,当其来到之时又岂能保持镇静和安之若素呢?


因为触犯恶劣大部分人脆弱的神经,未来都无法预知,万一哪天我们生病了,是不是也会遭受到网易员工同样的待遇。

从华为HR五千字实名控诉全文曝光,再到网易裁员风波,企业辞退员工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次事件引发大规模的传播和热议,更多是在被裁员工身患“绝症”这一特殊情形下受到了公司的步步紧逼,这其中透露出的悲凉与挣扎,更加引人共情,引发共鸣。

1、个人在公司面前毫无反击能力

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公司呆了5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但是这些在公司利益面前一分不值。

你生病了,不能为公司继续创造价值甚至会拖累整个项目组,公司不会留着这样的人。

根本不会考虑你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每天熬夜加班,身体出现问题;不会考虑生病后能不能救治,有没有资金救治。

而是,你生病了,就该主动辞职离开公司。

就和女性在职场上总是受到歧视一样,怀孕了就必须离开公司,不管有没有合同或者是其他。

所以,每个人咋公司利益面前都显得很渺小。

2、很多人有同样的经历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公司想要辞退你的时候,不想赔偿,就选择利用各种方法让你主动辞职。

但是大家都选择默默忍受,主动辞职走人。而网易前员工的做法正是大家一直想做的,但是却没有做的。

戳中了大家的痛点,所以才会舆论如此激烈。

不管怎么说,希望网易能给大家一个交代,给出更加公平的处理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