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33岁男,新一线城市央企,年薪到手10万,工作无大发展,该不该辞职?

2022-10-01 01:27:07 来源: 用户: 

先讲两个人的例子。我有两位同学和你很类似,也在武汉这样的所谓新一线城市,同样在央企工作,年薪15万左右。两个人35岁,工作十二年,都是业务主管。总感觉提中层副职没希望,一个实力最强的同学首先忍不住了,有民企30万年薪挖他。他跳槽了,过去做销售副总。大约不到两年,民企所在行业不景气,老板把他辞退了,现在不知所踪。那个实力稍弱一点的同学没有辞职,结果两年后熬成了中层副职,随着央企加薪,年薪超过了30万,现在活得非常滋润。

如果你有把握找到并长期胜任年薪30万(税后)职位,你才可以考虑跳槽,否则,不建议你跳槽。不考虑奋斗、励志、事业心等鸡汤因素,只考虑经济收入性价比,没有三倍以上的收入,跳槽就是赔本的买卖。不信,给你算一笔账,同时再探讨一下对策:

第一,首先看你目前的状态,33岁,农村奋斗娃,有房无贷,有家有娃,工作清闲无压力。苦恼的是,年薪10万,不高不低;看不到提拔希望,一眼看到退休。诊断一下,你犯了典型的央企事业疲劳综合症,说句难听的,生在福中不知福。一边享受着央企的稳定安逸,一边嫌弃央企的稳定安逸,一边享受着风平浪静,一边幻想着激荡江湖。比如说,一眼看到退休,也是舒舒服服的看到退休,对多少人来说这是福分,却成为你按耐不住的骚动的理由。劝你还是冷静冷静,你这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煮出来的毛病。

第二,其次看你的收入性价比。央企年薪到手10万元,税前要13-14万元。属于你的还有3/4万元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真实到手13-14万元。如果还有一些防暑降温、工会福利经费、文体活体经费(一年总要发点运动服吧),实际到手15万元。央企要为你付出至少30万的人工成本,比如,教育培训经费、工会党建经费等计提的费用,这一块钱用于你的培训和团建上面。央企到手15万元,你说你很清闲,如果算时薪,远远超过私企民企30万年薪。也就是说,你跳槽后拿不到30万年薪,就是睁着眼赔本。

第三,最后看你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正如我那位跳槽的同学,老板给他开30万年薪,代价是他的线条要完成3000万的业绩。行业不景气,他就被辞退了。与央企同学相比,他感到很后悔,又怕别人嘲笑他,干脆消失了。你的清闲,还有高薪发,这是你修来的福气,只有央企才有的福利。现在追求幸福的标准,就是有点钱,有点闲。你还不满足。央企的稳定性、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民企私企不能比的。有的人一家三代在央企里,可是一个人在私企,一辈子不知道要跳几次槽。有的越跳越好,有的越跳越糟。

第四,你应该怎么办?一是如果有事业心,那就首先奔提职加薪。央企的平台很大,搞一些活动也多,总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你首先要想办法从边缘岗位向核心业务里转,图谋提职加薪。没有关系,你有硬本事,也不是没有希望提拔,有时候熬着熬着就轮到你了。二是如果你没有事业心,想多挣点钱,你可以利用你的业余时间啊,你现在不是很清闲吗,你找准自己的特长,可以做电商、自媒体、知识分享等等,做得好也可以收入不菲。你躺在床上,钞票不会掉下来的。三是如果你没有事业心,也没有挣钱的本事,就这样一眼看到退休有什么不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让家庭过得开心温馨,无忧无虑、平平淡淡一辈子也是一种充实和快乐,多少人,甚至是有钱人还羡慕你这种生活状态呢。


老哥你好,听我一句劝:不要轻易辞职!!!

咱俩条件几乎一样,我32岁,农村出来,一套小房子,孩子三岁多,国企里边做不是多高深的技术,一年到手十万块钱,唯一的不同是我有个车子,车贷两千五一月。

一直觉着厂里太闲了,浪费青春,一眼看到退休的状态,于是年初辞职了,准备自己做点事情,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手上那点钱三个月就耗完了,事情做的也没了眉目,接下来就是贷款要还,吃喝拉撒,硬撑到了上个月底,实在不行了去找工作了,现实再次给我一棒子,在网上投了几十个简历,查阅了简历的单位连三分之一都没有,通知面试的只有一家,还没面上,理由是年龄相对较大……还不知道今年的年该怎么过,现在想想之前的工作挺好的,不辞职的话马上该发年终奖了,哎!真是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进去。

给你个建议,第一觉着自己闲就去花点钱学习,充实自己,第二,可以做点自己专业、工作相关的副业,比如我之前是做锅炉的,就自己做了点很小型的加热器,偶尔卖几台也有点小钱(辞职也是想全职做这个,但是想做大很难,作为副业还不错)。

最近经常一两点睡不着觉,压力太大,太迷茫,一直在后悔。

哥,听我一句劝,这个年纪和条件辞职要慎重!!!!


本人女,91年的,比你小几岁,坐标新一线城市武汉,之前在老家小地方国企,今年辞职来武汉现在在一家小型创业型私企工作。曾经跟你有过同样的思考,现在可以跟你分享下我的想法。

看到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男版的自己,跟你一样,我也是来自农村,家底薄,所以从上学那会开始就特别努力,不过可能天生资质不够,再努力也一直是班上中等成绩,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拼搏了两年,挺累的也挺难的,没赚到钱还要找家里要钱,连我爸妈都说我毕业了还找家里要钱大学白读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爸妈给我打电话说我老家那边新修了一条高速公路,说在大批量招人,让我赶快回来参加考试。很幸运我通过了考试,然后从2015年起我就一直在这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这个单位。

刚开始进来的我,特别开心,因为单位管吃管住工作也很轻松,就是要经常熬夜身体比较辛苦。但是那会儿年轻没觉得有什么,然后就这样有一天没一天的做着。然后我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时间久了说不定还能混到管理岗位。最后现实啪啪打脸,工作了两年左右,根据我自己看见的和了解到的,在我们这种国企没有关系和背景你只能一辈子都在最底层收费,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小的收费员。从那时起,我就时常在想,我是要一辈子这样安稳的在这里收费还是出去闯一下?又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在外面找工作没有竞争优势。

然后就这样混到了今年,主要是从今年过完年开始,月经总是断断续续不规律,所以认真想了一下还是辞职了,毕竟熬夜久了对女生身体不好。然后离职后来到武汉找工作,跟你一样的想法,想找个销售工作,工资高一点的,压力大一点的都无所谓。在一家大型公司做过销售,才发现销售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说你努力了你加班了就能有收获。

要成为一个好的销售工作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做销售做得好的,很多都是在一个行业坚持很久,付出了很多艰辛的,也要花费大量的脑筋去思考怎样更好的完成销售任务促成交易。销售是跟人打交道,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你要花时间去琢磨不同人的心理思维,其实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你慢慢琢磨出了怎样更好的完成销售任务,这也需要一段过程,可能你要忍受前期一段时间内只有少得可怜的底薪维持生活。

既然你说到你工作很忙,何不考虑去发展第二职业或者跟朋友合伙做投资呢?你可以跟朋友合伙开个小店小超市,你入股,享受分红的那种;再不然你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去接点私活做一下,如果自身没有这种特长,可以去报个班培训一下,然后学成后可以业余时间接点私活赚点外快。央企的待遇真的还可以,五险一金各种福利真的好,现在社会上很多企业这些社保福利都不够齐全,劝你不要轻易辞职,在社会上你真的很难找到同等待遇和薪资的工作。

如果你真的很想辞职去换个工资高的工作,比如销售类型的。那请你在辞职前做好打算,如果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你前期做销售没有业绩工资很低,你这段时间的经济开支怎么办?你手头的资金能支持你多久呢?你每个月还有房贷要还,孩子还要上学等,这些开支是每天都存在的。如果你资金来源断了一段时间,对你家庭的影响大吗?希望你把这些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后,再考虑辞职换工作,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销售行业真的也不好做。


33岁,新一线城市央企,年薪到手10万,工作无大发展,问该不该辞职?送你两句话,不安于现状,有一颗浮躁的心令人堪忧……现在有多少人跟你年龄相仿的人每月挣着为数不多的薪酬大概也就是3一5千的样,年薪也不过4一5万,有的还不能保证今年能挣这点钱。明年还只不定能否挣到,因为大部分属私企民企,像你这年龄进入央企国企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工作那还谈的上更大的发展,不炒你鱿鱼就不错了。年轻人知足吧!你目前的工作状况及收入水平己达小康水平,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工作稳定舒适可以说钱程似锦啊!若你本人即无突出的才能,人际人脉关系,奉劝你还是在原单位老老实实踏下心来努力工作吧!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环境央企单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想进入的啊!你若脑子一时发热,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心中的痛快真的辞了职,而又没有德愿以偿,到时后悔都来不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曾亲眼目睹过几例头脑发热,将那么好的工作弃之而去,为了什么什么梦想,这个那个的,结果到头来啥也不顺当,新的工作环境比知原单位不知差了多少倍,私企也不规范……后悔死他们了,可是再也不能回来了,这就是现实,世上没有后悔药啊!望你谨慎 三思,家有妻儿还在等米下锅啊!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个离开了钱,都将寸步难行……۹( )你品品( ๑ˊ• •)੭₎₎拍拍你[原创]欢迎各位留言点评


第一,题主你好,作为从农村出来工作的人来说,很理解你的现状和心情。针对你现在的情况,可以说前期你还是付出不少努力的:新一线城市、一套房、年薪10万、老婆收入稳定,这个情况比如在郑州这样新一线情况也算过得去的水平。但我不知道你具体在哪,可以私聊一下。

第二、央企,从事边缘性的工作岗位。对于这一点,我首先认为你目前工作的平台是没问题的,只是岗位和收入的问题。在不考虑辞职的情况下,题主你内心深处想一想能不能再提升一把,调岗或者找机会?如果你是小企业我就直接建议你换工作了,但是央企的话,还是先思考在这里的机会和突破。你的实际工作环境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央企先看关系再看能力的地方,没有过硬的背景你看看能不能砸出来一个,不少上年纪的人也是希望有一个年轻有为的手下,凭借这一点是否可以多表现一下,争取找个靠山,找个领导帮自己顶着,然后接手新的岗位实现跳板。这是我的第一建议。

第三、我看到题主表述的自己目前没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其实如果想跳槽的话。销售并不是第一选择,你可能认为销售收入高,那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情况,销售的道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和运气成分。你要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看看擅长的领域和自己手里的能力,如果跳出去干本行业不一定有现在收入高,那就慎重啊,毕竟这个年纪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多了。

第四、题主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思想会慢慢迟钝。这一点说明题主是很有危机感的,我也是很愿意来回复你的问题的,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想积极向上的中年职场人的不甘心的情景。我遇到你这个情况时候,都会思考一下自己的第二职业,什么是第二职业呢,也就是和自己目前相关或者相近的行业,并且未来发展不差的领域。这就是中年人需要思考的地方,因为一生中只做一份工作的话,职场生命周期是一个抛物线的形式,40岁就走下坡路了,只有在走下坡路之前寻找第二职业才能够接替起来自己的职场生涯。这一点你搜一下第二职业曲线就明白了。

第五、33岁了,工作快十年了吧。这十年中有没有比较铁的兄弟、朋友、客户资源,他们做的比较好的?如果有的话,放下身段,和他们探讨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合作或者哪怕寄人篱下发挥自己的力量,不要觉得没面子,只要自己肯干,这也算是人脉利用的一种形式吧。有人不是说过30岁以后如果还靠投简历找工作,岂不是很掉份。

第六、最近中年职场危机的情绪确实很流行。这也是而立之年向不惑之年过度时候的应有情绪。原则就是先稳住目前的收入局面,在目前平台先找突破口,在寻求人脉资源实现跳跃,过程中一定做好辞职的充分准备以及家庭情况的合理安排。


题主已经33岁了,结婚了,小孩也已经三岁了,国企,年收入十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也和你差不多,本人今年30岁了,小县城公务员,年收入比你还少点,但是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工作清闲,每个周末都可以保证休息,刚毕业第一年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干了一年,刚毕业工资到手一万,工资是高些,但是时间成本也高啊,从天亮到天黑都在公司带着,那感觉就是和世界脱轨了,才从大学毕业出来特别不适应,那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找个五天八小时的工作就好了,所以有过不同的经历,就会知道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的人的想法,现在我孩子也两岁半了,妻子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做老师,我俩工资都不高,但是时间充裕呢,人一辈子,不就是过的开心就好吧,下班了周末了可以带带孩子出去玩,不比每年累死累活的多十万块钱强多了呢,希望你能想通~再说你有时间想提高收入也可以用多出来的时间呢,周末两天时间,平时下班了时间也充裕,事在人为哈,我去年提升学历,考了在职研究生每个周末在读,你也可以考个证书挂靠挣钱啥的


我发表下个人见解

做为我的角度,感觉你现在挺好的,你之所以现在没有经济的压力,主要还是源于你目前的工作,如果突然没有了这份工作的支撑,您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有走出去的想法,人的共性,但是也会承担风险,您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的时候考虑的会是整个家庭。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辞职,我和您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真心劝诫!

对于您辞职的初衷,我可以完全理解,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不是不可以,是担风险。如果您是想提高收入,改善家庭现状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份副业,至于做什么,结合自身的财力,物力和人脉资源,现在的人很多的都不止一份收入,您可以从这方面考虑!(感谢阅读,纯手打)


仔细研读了楼主所说的实际情况后,我的中肯建议是:不要鲁莽辞职!

我为何会有这样的建议呢,主要基于以下几条:

1、从收入方面分析

楼主年薪到手10万,公积金足够还80平商品房房贷,根据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楼主每个月的公积金应该不会少于4000左右,再加上央企的大平台,各种福利制度健全,每年发放的各种隐形福利费用应该也不会少于1万,这样算下来,实际每年到手的税后收入应该有16-17万了,在一线城市来说,不算太高,但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水平了。

从楼主描述得知,做的是非核心部门的技术岗位工作,没有相关人脉,技术也不突出,要想跳槽到熟悉的行业内的其它央企或国企,难上加难。如果跳槽到私企,可能能找到一份比目前年薪10万多些的工作,但是考虑到各种福利和公积金等的收入,以楼主的情况,那就必须新的工作收入能到20万左右,才能匹配你跳槽的初衷;转行做销售,主要靠销售提成等来保证高的收入,除了销售技巧外,不可或缺的行业关系网你没有,很难在销售业绩上有所突破,到时恐怕基本收入也难保住,更遑论提升家庭生活品质了。

总之,从收入方面分析,无论跳槽到其它企业做技术或销售,按楼主的实际情况,很难能找到能超过你目前一年总收入的轻松工作了,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不怕吃苦、挑战自己的销售转行,不太现实!

央企的总体收入水平还是有保障的

2、从年龄角度考虑

根据楼主所述,二本毕业,那至少已工作10年有余,33岁的年龄,从事边缘技术岗位,自身所学本就不太扎实,加上长期在央企工作,相对清闲,自身的能力如何应该心里比较清楚,再去残酷的就业市场去碰运气,难免会失望而归,原因有二:其一是年龄已快到所谓的35岁职场红线-大部分企业招聘设置的年龄门槛,除非你能力特别优秀,在接近35岁的“高龄”再去前途未卜的就业市场试水,与一帮精力充沛、技术扎实、有闯劲的年轻人去争抢,你觉得有几成的胜算呢?其二是无法适应社会上的工作压力,央企工作清闲不代表所有行业和所有企业都是如此,目前很多国企加班文化盛行,更别提私企了,私企给你的每一分钱都是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换的,贸然从一个清闲的单位换到另外一个需要天天加班熬夜的单位,你的心理落差无疑是巨大的,你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了吗?虽然你说了想接受挑战,不怕吃苦受累,但是说来容易做到难!

35岁已成为大部分企业招聘的年龄分水岭

以上是根据楼主你的实际情况分析,建议你不要鲁莽辞职的两个主要原因。

楼主有长远的考虑,怕被清闲磨灭了奋斗的意志,这是很好的想法,如何在兼顾原来的央企清闲工作的同时,又有一些今后发展的目标或改进呢?笔者同样有以下的两条建议供参考:

1、继续充实提高自己

楼主有改善自身生活品质的良好愿景,又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多学习充电,考点所从事岗位相关的技能证书或评聘从业资格等。笔者也在央企下的某个二级企业上班,深知国企都很就看重你的行业技能背景,如高工证等,有些单位还会与你的收入、晋升等有直接的挂钩的。

如果感觉当前的技术岗位已无前进上升的可能通道,也可提前有意识的学点其他的专业知识、管理等技能,有助于拓宽职场发展前景,将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争取转岗到其它核心的技术部门或管理部门,这样你的收入也会随着岗位的变化相应地提升,比你贸然地去辞职重新拼搏更保险,也更现实点 。

在职场打拼,提升自身的技能是不二的选择

2、做点力所能及的副业,同样可以增加收入

既然在央企上班,有充足的时间,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先收集比较相关的副业信息,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特长,选择做些最适合自己的副业,比如:当前火热的自媒体、开个淘宝小店、做亚马逊的跨境电商(可以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做,投入不大),不用承担未知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副业同样可以提高收入

总之,央企的平台很大很广,足够你发挥所能,关键是自己要有努力的目标,不要轻易地放弃,而去追求风险未知的辞职再二次就业市场中!

祝你好运!


这是一个在两难的年龄要做一个两难的选择。

没有人脉也没有核心技能,在央企很可能一眼就望到退休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央企的工作好歹能让你望到退休。

在新一线城市,到手10万的年薪也不算低了,毕竟新一线城市的社平工资大部分还在税前6000-7000元这个区间呢。现在做选择的关键是,如果离开了央企,你是否能抗得起比现在大非常多的压力。

如果辞职了,去了一家其它的企业,收入比现在高点有限,但是自己没做好比现在辛苦好几倍的准备,那还不如留在央企,好歹该有的福利都有,每年也会涨涨工资。外面的世界靠的是血与肉的打拼,而央企则像是保护伞一样庇护着你。

很多多年混迹于国企和央企的员工,其实是与社会中其它企业性质的工作脱节的,安逸管了很难适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人从央企辞职,一方面是因为铁饭碗,一方面是因为养尊处优的生活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33岁,有孩子,有贷款,压力也真的不算轻了,销售工作有的时候是靠时运吃饭的,而且央企的工作一旦走了就回不来。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十足的把握,建议还是留在央企。


不建议换工作。销售工作也要有人脉,要大量的时间去跑业务,33岁做销售已经不存在年龄优势,我觉得你应付不来。

虽然寒门很难出贵子,但是经过你的努力已经进入一线城市的央企工作,摆脱了农村出身的现状,说明你已很优秀,只是过于悲观的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你对自己看的很清定位很准:工作表现尚可,没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和人脉关系,只是从事辅助边缘性工作。与其想另谋生路,从头再来,那为什么不改变工作的现状呢!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都没有发挥专长,那么你重新去应聘凭借什么一技之长?思想固化迟钝只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的借口,专业技术已经不是升职的唯一渠道,既然想做销售,口才一定胜于别人,那么能写会唱体育好,工会活动踊跃参加一样会在单位出人头地。现阶段尤其注重新闻宣传的工作,笔杆子过硬真的很有前(钱)途。至于人脉关系,秉承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背景无妨,待人接物就以“真诚”取胜。不要觉得我农村出身,又没有人脉关系就低人一等或者自卑感作祟,跟谁相处都很“见外”,太见外反而适得其反,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微妙。其实改变自己比走出去适应别人要轻易地多,起码你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思想,而决定不了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请多找原因试着去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