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为何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这些令人痛恨的毛病,原来都是祖先惹的祸

2022-10-01 06:07:05 来源: 用户: 

为什么说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这句话常被我们挂在口头,但是其实大多数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就延伸出了一种反向的教育焦虑:孩子的天性是不是根本就不对?是不是要用教育手段去抑制天性,才能使孩子更快适应社会生活,获得幸福?

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专栏作家赵昱鲲在其著作中就提到:

人类的整个进化史都在探寻幸福,它是我们避不开的心结。但是追求幸福并不那么简单,在这条路上,也正是它直接构成了我们的弱点。

我们就从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开始。它们看上去和幸福的问题没有关系,但其实却息息相关:

1、为什么我明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不健康,可还是忍不住要吃?

2、为什么我只要稍微一不注意,体重就蹭蹭蹭往上涨?

3、为什么所谓的健康食品都不好吃,好吃的都不健康?

4、为什么我明知道锻炼有益健康,可还是懒得去做?

这些问题看上去头绪纷乱,但其实都是同一首怨歌: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强烈地想做不利于自己的事?

首先仍然是一个简短的解答:

因为我们身体是按照远古时代的需要定做的,而非现代社会。

很多在远古时代对我们有利的机制,比如爱吃甜食、爱吃脂肪、好吃懒做,在食品充足、生活舒逸的现代社会里,却变得弊大于利。

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今科学界普遍认同的看法是,人属大约出现在200多万年前,在经历了匠人、前人等一系列 物种变迁后,最终约在20~40万年前出现了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

智人随后当然也在继续进化,但这时地球上就第一次破天荒地出现了另一种进化——文化的进化。

随着智人知识的积累、社会的复杂化,尤其是约1万年前出现了农业,人类逐渐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从那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

部落首领变成皇帝,又被赶下来;

打猎、采集变成农耕、牧养,又变成罐头和麦当劳;

树叶兽皮变成棉布化纤,如今由广东的若干工厂统一为全世界定做;

步行变为马畜代步,又变成一种四轮钢铁怪物;

而最精彩的则是知识的传播方式,由口耳相传变成书写,又变成印刷,又变成电波,又变成了互联网,目前正在往2.0升级中。

但在这些铺天盖地的、迅雷不及掩耳的社会变化之中,我们的身体却几乎没有变化。

人类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才雕琢出来的,在文明社会这1万年里,我们当然也有进化,但那只是些微调。和4万年前的人类相比,我们99.98%以上的基因是相同的。

基因是控制我们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我们的身 体正是以基因为蓝本制造出来的,因此,一个现代婴儿,和一个“野蛮人”婴儿,几乎没有区别。

我们是以野蛮人的身体,居住在现代文明环境之中。

用计算机的术语说,这是硬件和软件的极大不匹配。

假如一款老式的DOS系统,运行在最新式的计算机之上,我们知道那会很低效;

假如一辆老式马车,行驶在现代都市的汽车洪流之中,我们知道那很会危险;

假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陆军,被赶到船上去当海军用,我们知道这仗会很难打。

我们的身体和现代环境之间的冲突,也正类似。

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有吃有喝有国家住房,生病了有公费医疗,发情了有和蔼的怪叔叔为它们配对,子孙后代的工作有单位包分配,但当我们站在笼子外看着它们时,会说:

“可怜的狮子、老虎,它们被生出来,本来是要在草原上奔跑、捕猎的,现在却关在这笼子里,虽然生活无忧,但恐怕会得抑郁症!”

这话说得多漂亮!

可我们说完之后,多半是转身就走了,去看下一个笼子,却很少会想一想:我的生活是不是也象这些狮子、老虎一样呢?

我们的身体,是为几万年前的环境设计的,我们被生出来,本来是要在草原上日出而四处觅食、奔跑打猎,日没而篝火晚会、早睡早起。

当我们被放在这物质丰富、通讯发达、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时,我们的生活水平、舒适程度确定提高了很多,可我们固有的天性与这个陌生的环境却在不停地冲突着。

因此有些人得了抑郁症,有些人得了肥胖症,其他很多人则发现幸福可望而不可及。

也许你会说:可我们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就算生出来和古人类一样,但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我们完全可以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这话当然有道理。后天的经历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更不用说基因的表达本身就是受环境影响的。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甚至认为,人性就是一张白纸,完全靠后天的涂画来决定。该学派在上世纪的很长时间里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但最终还是被事实所击倒。

已经有无数实验证明,人是有天性的,生下来时就有一定的天生的、固有的心理倾向。

比如,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文化界里则说,美丽的标准是文化铸就的。

汉朝时崇尚瘦,所以苗条型的赵飞燕受宠,唐朝时崇尚胖,所以丰满型的杨贵妃当红;美与丑,都是后天灌输的。

但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Langlois做的一个实验打破了这个传说。

她拿一批女人的照片,让成年人打分,据此分为美女和丑女两组,然后把美女和丑女的照片对照着给2~3个月的婴儿看,结果发现婴儿们看美女照片的时间 要比看丑女的时间长。

相反,如果拿美女和美女的照片,或者丑女和丑女的照片一起给婴儿看,那她们看两张照片的时间是一样的。

2~3个月的婴儿,显然 还没有受到环境的美丑标准的影响,这就说明,人天生就是知道美丑之别的。

人不仅有天性,而且这个天性不是后天学习可以轻易改变的。

比如说,男人天性好色,而几乎所有文化都谴责男人的色欲,可哪个男人能在青春期时不色欲蓬勃呢?

又比如说,在比较富裕的社会里,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说要少吃炸鸡,多吃蔬菜,可你见过哪个小孩能够在街上直接略过肯德基,直奔素菜斋的?

更有甚者,你看到下面四张照片时,让你更感到害怕的是哪两张?

不用猜也知道,你更害怕的是蛇和蜘蛛,而不是汽车和枪!

为什么?

要知道,每年死于枪下的人可比死于蛇吻的多得多,死于车祸的人也比死于蜘蛛毒液的人多得多!

在比较富裕的社会里,一个人甚至可能连活生生的 蛇和蜘蛛都没见过,而车祸和枪杀的新闻却时有耳闻,甚至他可能就有亲朋好友丧生于斯,可他们对这四张照片的本能反应,也是更怕蛇和蜘蛛。

这回总赖不到社会的头上了吧。

无论是家里父母的谆谆教诲,还是学校里老师的老生常谈,强调枪和车祸的危害的次数,总是远在蛇和蜘蛛之上。

就连大家常用的替罪羊——电视,里面死于枪杀和车祸的人也远多于被蛇和蜘蛛咬死的人。

因此,人对蛇和蜘蛛的恐惧,只可能是天生的,不可能是后天培养的(当然,在偏远地区,后天培养的成分也有)。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是生活在蛇和蜘蛛频繁出没的世界,因此进化出了对它们的本能恐惧,虽然我们今天已经用不上这些心理机制了,但它们还牢牢地刻在我们的大脑深处。

怕蛇和蜘蛛多过怕枪和车祸,虽然不理性,但也无大害。

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其他很多心理遗产,就远非如此了。

从好吃懒做、嗜甜如命、无肉不欢,到贪财好色、热衷权势、抑郁焦虑,这种种有害我们身心健康的心理机制,背后都游荡着我们祖先的幽灵。

——他们为什么要跟我们过不去?

当然,他们不是故意的。

——那他们其实本来是好意,想给我们留下一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好武器,只可惜天地环境变了,所以武器成了双刃剑,偶尔伤人,主要伤己?

也不是。

祖先和我们一样,也不过是进化的刍狗。他们不会有意要跟我们过不去,但也并非有意要给我们留下一副好武器。

一切不过是进化。

潮起潮落,日出日没,沧海桑田,星移斗转,自然界的规律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