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嫦娥五号几时到家?

2022-10-07 07:51:05 来源: 用户: 

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8万公里,两地之间去的时候要多久,从我们的嫦娥五来看,从地球飞到月球轨道,花费了112个小时,大约在四天半左右的时间,返回的时间其实也差不多,也在120个小时以内,嫦娥五在月球和地球之间来回需要大概九天左右的时间。

这个时间包不包括在月球轨道飞行和登陆以及返回前的的时间,这个时间只是在来回的飞行花费的时间,而嫦娥计划出发到回到地球,总共计划是23天的时间,减去路上用差不多九天时间,那剩下的14天包括绕月飞行,以及登陆采样,返回对接和把登月仓重新放回月球表面。

以及绕月飞行调整轨道,利用绕月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嫦娥五从11月24日从地球出发,经过112小时后,也就是28日达到月球轨道,12月1日23时登陆月球,12月2日22时采样结束,3日23时离开月球,6日6时完成对接,转移月土样本,12月8日嫦娥上升器回落月球。

目前嫦娥飞行器还在绕月飞行,调整轨道正在等待机会返回地球,预计在这一两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到十一日左右启程从月球返回地球,返回到着陆的时间大约用五到六天的时间,也就是大概在十六日左右降落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某个地方。

现在嫦娥已经完全准备好返回地球,正在等待最佳的时间点返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嫦娥的好消息,相信嫦娥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的科学家也不可能让我们失望,这个时候已经任务完成超过70%,只差最后的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是最需要沉着冷静的阶段,成功其实已经接近眼前,必须沉住气。


根本就没有48小时到达月球的说法。目前嫦娥五号目前状态良好,经过两次轨道修正,调整奔月姿势,一切正常!

可以参考以下时间表,保持关注:

发射:11月24日

环月飞行:11月28日

着陆:12月1日

月面升空:12月3日

交汇对接:12月5日

点火返回:12月11日

再入:12月16日


嫦娥五号是人工智能登月返回地球,虽然需要二十多天的循环跳跃性的太空旅行(美苏当初人工操控航天飞船,三天返回地球着陆的),但中国嫦娥五号非人工驾驶,远程控制登月挖土后返回地球,已经是人类登月又一大科技进步成果,其安全性和低于美苏的登月计划成本,是值得我们称道和自豪的!应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高科技的巨大进步,嫦娥五号登月挖土即将成功返回地球,感到高兴和自豪!


估计是因为疫情关系,月球人不准降落,在轨道上隔离14天…


在月球轨道,等待返回地球指令状态。


嫦娥五号一共要经历11个阶段,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目前已经进入后几步了。

嫦娥五号可能要12月17号1:06分才能回到地球,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大家可以放心,嫦娥五号一切都很顺利,在有一个星期嫦娥就带着月土回家了。

嫦娥五号已经运行17天了,还有7天就回来了,我们来梳理一下嫦娥五号登月,落月,返回的瞬间。

11月24日,注定是中国航天史上标志性的一天,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搭在着胖五升空,并发射成功,目的地月球背面,主要工作就是挖土。

11月24日22时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秒多,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那时候飞行了16万公里。

12月1日23时,成功着陆月面。

12月2日4时5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封装。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准备回家,在回家前在月球表面首次独立展示我国国旗,兴奋啊,大约6分钟后,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的环月轨道上,正式开始回家之路。

目前嫦娥五号还在太空欣赏美丽风景中,真的希望她能够拍一些太空帅照给我们看看,留存这美好之旅,你觉得呢?


嫦娥五号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应该还在环月轨道上,择机返回地球。下图的蓝色环绕线。

嫦娥五号前期已经完成了二件工作:

一是从月球上挖土封装后,要与环月轨道上的返回器对接,并把月球上挖的土转移给返回器,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这个对接工作我们国家设计连接器与美国阿波罗号不同,阿波罗对接后,中间有一个80公分的一个通道,方便航天员返回返回舱,而我们国家没有载人,只是设计了一个抱爪式对接机构能够实现把挖的土转移回来就行了。看一下下面动画:

上面这个动作,特别像海洋里的软体动物捕食动作,非常优美。对按完成后,采用棘爪式转移机械手把挖的土转移到返回器,这个机械传动只能单方向移动,不能后退,通过4次伸缩就完成了转移,就完成的这项转移任务。下图动画:

从对接,抓捕、转移这一系列动作,看似简单,如果在地面人工操作还好控制,但这是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太空中,以1.4公里/秒高速旋转在环月轨道上,是通过地面指令无人来控制的。难度之大,大家想想就很难。

二是转移完之后,12月8日,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离轨,7时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经度0度、南纬30度附近的预定落点,撞击月面销毁,防止太空垃圾生成,也反映出我们国家对全球有着负责任的态度,体现着一种航天精神。

目前还在环月轨道上,为什么还没有返回?最大可能是要获取一些技术参数,因为嫦娥五号是我国首次实施从月球上返回工程,像无人对接、转移都是首次实现,一些数据可能要经过几天时间才能够获得。所以目前还在月球上环绕,为下一次登月积累科学数据。

不仅如此,中国嫦娥航天工程计划还要发射嫦娥6~9,估计到了2030年以后才实现载人登月。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载人航天必须经过的环节。如前苏联在取回月球样品之前,仅探测器就发射了25次。美国更是疯狂,仅在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之前,发射了9颗“徘徊者“号、7颗”勘探者“号、5颗”月球轨道”号探测器,而我们目前算上这次才有5次,远远达不到美苏两国的标准和要求,一些科学数据还有很多空白等待去填补。所以嫦娥五号要用更多时间,加深对太空的了解认识。

接下来的任务是要准备实施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轨道器开始点火变轨,以第二宇宙速度送返回器回家,预计要在内蒙古草原上着陆。而轨道器完成使命后,目送着返回器,又要孤独地留守在太空中,成为千古绝唱。

按照计划,全程23天左右,大致在12月16~17日返回,敬请大家继续等待。


嫦娥五号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目前的状态是在环月轨道,随时准备着~回家。

现在的嫦娥五号已经完成了月面采样任务,顺利实现了登月器的着陆器与上升器分离,上升器飞升到200公里高度的环月轨道,成功与等待在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并且把装有2公斤左右月球岩石和土壤的密封罐,顺利转移到了轨道器上的返回器里。然后上升器与轨道器分离,受控坠毁到了月面上,坠落地点在月经0度,南纬30度的位置。这样,着陆器和上升器完成了自己使命,就永久的留在了月球上了。

我曾发文说过,整个嫦娥五号工程从开始发射,就是一个减负过程。发射重量达到870吨,长征5号遥五火箭把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就完成任务了,860多吨就没了,其中主要是燃料,火箭残骸坠入大气层烧毁了。剩下嫦娥五号探测器8.2吨飞往月球,随着一路变轨、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消耗的燃料,嫦娥五号就变得越来越轻。

到达月球后,登月器与轨道器分离降落在月球上,登月器实际上由着陆器和上升器两部分组成,着陆器只负责完成降落和采样,完成自动采样封装后,就被丢弃在月表。上升器与它脱钩飞升到环月轨道与轨道器自动交会对接。

现在嫦娥五号只剩下2个部分,重量大概不超过3吨。

这两部分就是轨道器和返回器。轨道器就像长途汽车,把嫦娥五号有效载荷送到月球,再把它们接回来。有关机构没有公布轨道器、返回器的重量,因此约3吨是一个估计数,仅供参考。这3吨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燃料。

嫦娥五号现在搭载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月球采集的那2公斤样品,这次任务发射时重量870吨,最后都是为了这2公斤。现在任务已经完成绝大部分,只剩下3步。但这3步还是很关键的,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说过这次嫦娥任务是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很关键。

现在回来的最后3步为:提速脱离环月轨道,进入地月转移高速通道;到达距地球附5000公里时,轨道器抛出返回器,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技术返回地面;返回器经过大气层高温烧蚀,度过7分钟黑障,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最关键一步是“打水漂”再入大气层。

这几步无论哪一步出了问题,都会前功尽弃。尤其是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也就是不减速,依靠撞击大气层阻力来减速,先被大气层弹射起来,然后又自由落体再入大气层,这时速度就从11.2km/s的第二宇宙速度,降低到了7.5km/s的低于第三宇宙速度,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完全有把握回收了。

专家们把这种技术通俗称为“打水漂”。采取这种方式返回,是为了节省燃料,减轻嫦娥五号发射和航行过程的负担。如果采用近地制动方式返回,当然跟保险,但要增加很多燃料,那嫦娥五号就远远不止8.2吨了,要加上回到地球的刹车燃料,就可能要增加几吨,还有装燃料的罐子,刹车发动机,还要把这些重量送去再送回来所增加的燃料,还有长征五号遥五火箭送上地月转移轨道所要增加的燃料和重量,一揽子连锁效应就完全不一样了。

采用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技术,减少了很多成本和发射难题,增加了控制的风险。就像我们平时用石块瓦片使劲斜抛向水面,石块瓦片就会被水反弹漂那么几下,这里的关键是返回器入射角度要非常精准,角度过大,就会一头栽进大气层烧毁,残骸坠落地表摔烂;角度过小,则一下子飘远了,再也回不来了。

月球样品怎么这么珍贵?

因为这是从外星球来的东西。迄今为止,人类从地球以外带回来的东西还只有月球和1颗小行星。在月球上,我们是第三个采样回来的国家。最早是老美,上世纪成功实施了6次载人登月,先后带回了月岩月壤等样品2196个,重达382公斤;后来,前苏联从1972年~1976年先后三次通过无人探测器从月球取回样品326克,其中第一次101克,第二次55克,第三次170克。

取回小行星样品的是日本隼鸟号无人探测器,2003年发射,2010年返回,在太空7年行程约60亿公里。隼鸟号在一颗只有600多米长,长得像个土豆,编号为25143,又名“糸川”的小行星上取样带回研究。样品总共约1500粒,大小只有10微米,也就是1%毫米。样品虽然很少也很小,但这是人类首次从小行星上得来的外星样品,对研究太阳系形成过程有重大意义。

现在日本的隼鸟2号也已经在一个叫“龙宫”的小行星上取样完成,正在回归路上,就在这几天回到地球,会将样品抛在澳大利亚后,利用剩余燃料飞往另外的小行星进行探访。这也可以视为人工智能为了人类的探索事业,从来不讲价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采回的月样尤其珍贵。

我们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样品,显得尤为珍贵。这是因为采样地点在月球风暴洋区域,那里被认为是月球更年轻的地方,在二三十亿年前还有过火山活动。而原来带回的样品研究证明,月岩生成年代都更久远,因此嫦娥五号带回的月样,对月球月表完整的认识非常重要。

而取回这些月样的成本是多少呢?据有关方面披露,嫦娥1号研发费用需要14亿人民币,而嫦娥五号研发费用(包括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费用)需要30亿元人民币,这些还不包括所投入的各种科技软成本。我们算算2公斤月球宝贝价值几何?

当然,人类航天活动除了探索未知世界,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也就是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如上世纪美苏太空争霸,虽然有着政治因素,但在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也起到重大作用,很多产品辐射到了社会上,如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板、CT和核磁共振扫描、方便蔬菜、石英钟、防火服、微波炉、纸尿裤等等,还催生了许多高科技产业,如英特尔、微软以及苹果等公司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来临,整个的改变了人类文明走向。

中国的嫦娥奔月以及神舟飞船工程,一定也会带给中国乃至全世界更多的福利。

嫦娥五号为什么还不回来?

是的,嫦娥五号已经完成了月球那边所有任务,就等着上高速返回地球了。有些网友用拟人化形容嫦娥五号盼归的心情是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实际上是反应自己的心情。那么为什么嫦娥五号还要在那围绕着月球继续转悠,不让它尽快回来呢?

原来地球和月球都在不断的运动,嫦娥五号去时进入地月高速转移轨道,回来时进入月地高速转移轨道,都是有时机和窗口的,一个月只有一次,只有在最佳窗口时,才能够提速进入高速通道,否则就会需要走更多的路,花费更多的燃料。而嫦娥五号带去的燃料是既定的,只能按照拟定好的来去路线和时间运行。

因此就要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写给嫦娥五号第6封回信的方式,幽默的回答了网友们这种心情,引用如下:

亲爱的嫦娥五号

首先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由五院抓总研制的高分十四号卫星昨天成功发射,你已经不是咱家最小的孩子了!

离家14天,你圆满地完成了发射、落月、采样、上升、交会对接等各项任务,现在就剩下最后一项任务一一平安返回了。可是你还不能着急,因为你还要等待月地入射窗口的到来,在这段时间里,你就继续环月飞行,在轨道上再把月亮仔仔细细看个够吧。

知道你已经归心似箭了,但月地入射窗口就像回家之路的大门,轨返组合体在那里摆脱月球引力,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由于月地关系在不断变化,受到推进剂携带量和返回四子王旗再入航程的约束,每个月月地入射的最佳窗口是唯一的,错过后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推进剂或者等待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下一个窗口才会出现。抓住这唯一的机会,按时准确入射是我们对你的期盼。所以就算之前嫦娥5T再入返回试验器已经和你分享过经验,你也要小心才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最后的十余天,我们一起努力!

牵挂你的家人们

2020年12月7日

嫦娥五号几时到家?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之前发布的消息,嫦娥五号任务整体时间需要约23天,发射时间是2020年11月24日,如23天回来,时间大约在12月16日左右。嫦娥五号出发去月球时高速通道旅行时间花了4天零16个小时,我想回来也差不多4天吧,这样可能就在今明两天要启动脱离环月轨道,上返回的“高速通道”了。

据有关专家介绍,返回时速度可达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11.2千米。而地月距离平均也就38.4万千米,怎么要走这么久呢?这就说明前往月球,实际走的行程远远不止38.4万千米,因为地球在动,月球也在动,探测器在行进过程中,除了地月轨道提速过程,还要不断“追赶”,实际行程至少要数百万千米,不信你算算看。

让我们期待着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宝贝”顺利归来。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嫦娥五号目前已经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预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不过目前还在围绕月球的轨道上环绕,等待合适的时机进入,毕竟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还自转,这进入地球并且成功着陆在内蒙古,是需要计算的,用专家的话说,是在等待合适的月地窗口时机。

中科院紫金山的专家介绍说,目前嫦娥五号已经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开始踏上返回地球的路,这条路38万公里,危机四伏!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01.嫦娥五号计划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神州飞船从1号到11号,每次降落都选择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这一次嫦娥五号返回时也不例外,同样会选择在四子王旗降落。

对于飞船返回点,俄罗斯通常选择在草原上,而美国通常选择在大海上,我国基本都选择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降落。

降落点其实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国际上选择降落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航天器要多次从选择的降落点上空飞过,属于航线的落脚点。

第二,场地一定要开阔,人员要稀少。

第三,地势要平坦,起码要平缓,同时地表要坚硬一些,不要砸下来是一个大坑。

第四,降落区域天气通常都要好,不说艳阳高照起码也要晴空万里。

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内蒙古的阿木古郎大草原,这一片区域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才几个人,同时天气良好可见度高,没有河流湖泊,也没有山丘盆地,总体来说非常适合航天器的着陆。

02.嫦娥五号采取打水漂方式着陆

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知道了嫦娥五号返回需要用“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其实主要采用这个方法是因为航天器加上返回轨道的加速,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既11.2公里每秒,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以这个速度进入大气层的话,十有八九就会被燃烧殆尽。

为了保护嫦娥五号,也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嫦娥五号被设计成像一个窝窝头似的形状,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推力器会将嫦娥五号向上推一下,嫦娥五号会在大气层里滑行一段距离,就像我们打水漂一样,这样一次起落以后,可以大大缓解降落的速度。同时这种“跳跃式”飞行,可以拉长降落距离,给科研人员充分的时间选择降落点。

设计的方案是进入大气层60多公里以后,喷射器向下喷射,让嫦娥五号从新飞出大气层,返回器跳到大气层上空120公里的高度以后,再自行二次进入大气层,这个时候速度就从11200米每秒变成了79000米每秒。

这里要提一下,这个高速返回方案,是我国自主设计的!

03.嫦娥五号发动机技术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阿波罗

很多人可能在观看返回器从月球升空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返回器是没有喷射火焰的,其实这也是咱们自主研发的一项技术,叫做二甲烷四氧化二氮发动机,它在充分燃烧的时候,是并不会喷射火焰的。

这一项技术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其实也有用到过,但是他们的火箭在点火的瞬间是可以看到喷射的火焰,而我们全程都看不到,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返回器就升空了。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目前有一些技术确实比当年阿波罗计划要好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和他们也依然有一段差距,不过我认为有差距也可以理解,嫦娥一号到三号,一共投入20亿元,而美国NASA今年投入就有210亿美元。我们投入小,取得这样的科学技术,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2020,全球目光在我们这里!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赞,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嫦娥五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同时也是目前为止中国进行的最复杂太空探索任务之一值得期待。上一次人类在月球上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是1976年,苏联发射的月球24号无人探测器,共从月球上带回了170克月球样本。

因此我国嫦娥五号是人类时隔44年,再一次到月球上采集月球样本,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嫦娥五号从地球出发到月球采集样本,需要跨越38万公里的路程,会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11月24日嫦娥五号从我国文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直到返回地球需要23天的时间,到今天为止时间已经过半,嫦娥五号的探测任务完成70%以上。首先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把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此后经过两次的姿态速度调整开始奔月。

12月1日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和轨道器分离并进行着陆工作,它将历时两天的时间在月球上采集2公斤的月球样本。主要方式是机械臂采集月球表面样本,其次是通过钻探的方式采集着陆点2米深的月球岩石样本。

嫦娥五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正面的风暴洋,在其西北边缘处有一个年轻的火山遗址吕姆克山,这里是月球上最令科学家着迷的地点之一,可能隐藏着月球演化的一些秘密。因此包括美国和苏联的更多国家都希望可以要一点嫦娥五号带回的样本进行研究。

12月2日样本采集工作任务完成,并且成功进行了样本的封装,2公斤左右的月球样本被送入上升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上升器带着月球样本从月面上直接起飞,在月球轨道上嫦娥五号的轨道器带着返回器正在那里绕月飞行,上升器需要完成和轨道器的交会对接。

这一步骤被认为是此次探测任务最难点之一,所幸目前已经成功完成对接以及样本转移,此后上升器后轨道器分离,目前已经受控撞入月球表面,位置是月面经度0度、南纬30度左右,我们再一次的展示了大国的责任和姿态,避免上升器成为太空垃圾,影响后续的探测任务。

嫦娥五号的最新消息还是上升器受控撞击月球,目前已经过去两天了,现在正等待时机轨道器带着返回器进入转移轨道,接下来的任务难度相对较小,最后的一关就是返回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以打水飘的方式进入地球大气层,最终会顺利着陆在我国四子王旗着陆场。

其实可以说嫦娥五号的四个结构,最终只有返回器回到地球,而着陆器持着五星红旗停留月表,上升器受控拥抱月球,而轨道器会在回家的过程中分离,最终可能绕着地球运动,或者逃离地球束缚,和地球肩并肩绕着太阳运动。

嫦娥五号最终的成功,将意味着中国航天会进入新的高度,未来载人登月以及月球上建立基地指日可待。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