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农民日报评利用农民卖惨式营销:消费“伪苦难”,是对农民的多重伤害

2023-09-22 10:40:41 来源: 用户: 

当苦难、贫困变成一种商品时,这已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极大透支;而消费“伪苦难”,更是对农民和全社会的多重伤害。 但事实上,很多网红不只是视频内容造假,其销售的农产品也为假冒。“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这不仅挤压了地方农特产品的市场,还损害了大凉山的品牌;而且,视频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不少出镜的农民却是真的,他们多是被网红机构忽悠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拍了视频,没想到却在网络上造成了诸多影响,还莫名其妙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这让不少被拍摄者感到很受伤。 更重要的是,这些恶意的造假、虚构的贫苦,还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对脱贫成效产生质疑。

来源:TOOM舆情监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