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资讯 >

花西子风波后,如何看待国货包装的文化溢价

2023-09-24 07:17:36 来源: 用户: 

花西子曾推出苗族印象高定礼盒,将产品包装和非遗元素结合,售价不菲,早有消费者表示不满,“这么贵是不是有一半的钱是付给包装的?”“感觉我就是买盒子的”。 不仅是花西子,如今很多国货品牌喜欢借“国风”“新中式”“非遗”等包装营销,有人觉得满足审美和情绪消费价值,也有人觉得过度包装华而不实。“包装设计的文化溢价多少,没有行业规则,是由市场来选择的。如果溢价太高或者做得不好,消费者自然不会买。” 一方面,主打传统文化审美的国货品牌,希冀通过富有文化元素的外包装,吸引对传统文化、非遗元素感兴趣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与非遗跨界合作也好,精美外包装设计也罢,势必是不小的成本投入,由此产生的“文化溢价”,消费者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买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来源:TOOM舆情监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