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默c0c:

城市传媒(SH600229)有出息,管你咋涨我就不是不涨

克而瑞物管:

202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依旧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超过一万公里,达到10291.95公里。2022年新增南平、金华、南通、台州和黄石5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另有20个城市有城轨交通新线或新段开通运营。2022年内地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路线25条,新增运营长度1085.17公里,略低于2021年新增运营长度1222.92公里。“十四五”前两年已新增运营路线长度超过“十三五”新增运营线路的一半,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物业开发(即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缩写),是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的有效路径,已有更多城市将TOD确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作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2年,嘉兴、佛山、杭州等12座城市相继出台TOD相关政策,成都、广州、合肥等13个城市的地铁公司拿地,在经济降速的大环境下,行业仍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

我们基于过去十余年对TOD研究的基础,结合之前编撰的《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蓝皮书》和《2020-2021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蓝皮书》,今年形成《202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年报》。希望通过我们的跟踪性研究,对业内同仁有所启发,从而指导实践,进一步促进我国轨道交通TOD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节选自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编撰的《202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年报》中发展篇。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到9005.6公里,新增792.7公里,比上年增加9.65%;全国已开通轨道交通城市数量达到41个,比2020年末增加1个,再创新高;全国有2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涉及物业开发业务,27城涉及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相关指标有不同程度减少:土地储备规模和物业开发规模收缩,行业大环境迅速降温叠加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开发收入、经营收入和开发收益下降明显,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短期内将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伴随着多项稳经济举措的落地和新基建战略持续推进,轨道交通TOD开发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章数据来源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资源经营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年报》。截至2021年年底,共计41个协会成员开通轨道交通[1],共运行269条轨道交通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由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市域快轨及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组成,其中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269条轨道交通线路中包含地铁开通线路210条;运营线路总长度9005.6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达7209.9公里,占总长度的80.1%;各运营指标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一、运营规模:运营总里程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到9005.6公里,新增792.7公里,比上年增加9.65%。从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来看,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年末已开通城市数量达到41座,较2020年末增加2座城市——洛阳和绍兴。2021年3月和12月,洛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当年运营里程数为42.5公里;2021年4月,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正式运营,当年运营里程数20.3公里。

2021年国内有3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所增长,占全部运营城市的78%。其中,上海、武汉、广州、北京4个城市新增运营里程显著,均超过50公里,特别是上海增量超过100公里,高居榜首;另外13座城市当年新增运营里程数介于20-50公里之间,另有9座城市当年新增运营里程数少于20公里。就各城市的增幅来看,哈尔滨、贵阳2城的增速位居全国前二,均超过100%。从城市能级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增长情况,2021年增长明显属于内陆地区或北方地区的二线城市,受低基数的影响明显,如济南、哈尔滨、贵阳。

2021年,全国共有25个城市新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合计新增线路37条。其中北京、武汉均新增4条路线;上海、天津、杭州、苏州、佛山、洛阳新增2条线路;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新增1条线路。从城市运营线路总规模分析,全国共有21个城市运营线路数量超过5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仍包揽前三甲,武汉发力与成都并列第四,均超过深圳,此外,南京新增1条路线仍位居沈阳之前,且其运营路线在10条及以上。

除运营路线外,轨道交通站点是发展轨道交通物业运营的重要载体,因而从站点的数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城市的轨道交通物业发展潜力。一般而言,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拥有更多的站点数量,发展轨道交通物业的基础更牢固。统计各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数量可以得出:上海运营站点数量达486座,稳居全国首位;北京站点数量达459座,继续紧随上海;成都当年未新增运营路线,但站点数量仍排名第三;除了广州、武汉、深圳3城站点数量维持在200座以上,当年重庆、南京2城突破200座;杭州、天津等11城站点数量超过100座,宁波和合肥发力,跃进拥有百座站点的城市行列内。

此外,从站点密集度方面,选取城市轨交站点数量与总运营里程的比值作为判断城市站点密集程度的衡量指标,值越高表示站点密度越高,搭乘轨道交通越便捷。以全国站点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为例,该比例约为0.52,这一指标可以理解为:假设上海所有线路合并为一条的情况下,站点间隔不到2公里。全国各城市平均水平为0.64,与去年相比变动幅度不大。一线城市中深圳最高;另外站点密度低于0.5的城市除去年上榜的兰州、温州、东莞、南京、青岛外,当年新增济南和绍兴2城。

二、客流量:日均客流量回升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达到6697万人次,全年同比上涨28.5%。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形势日渐好转,对城轨交通客流影响减弱,2021年日均客流有所回升。《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年报(2021年)》显示:2021年除太原1个城市外,其他城市日均客流量均比上年增加,其中一线城市增量均超过120万人次;成都、武汉、杭州、重庆恢复情况也较好,日均客流量增量超过50万人次。

分城市看,2021年,全国共有15个城市日均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相比2020年的12个,增加了天津、苏州和沈阳。当年日均客流量仍然是北、上、广、深4座一线城市,其中上海客流量规模最大,超过1000万人次;北京、广州、深圳日均客流量分别上升至800-900万人次、700-800万人次和500-600万人次三个阶段。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疫情常态化管理和人口朝都市圈集聚,未来或将有更多城市步入百万日均客流量“阵营”,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开发轨道交通TOD物业的可行性。

三、使用率:各城市稳步提升

轨道交通使用率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占公共交通客流量比值,用以衡量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效率情况。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可以统计出3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使用率。根据计算结果,2021年32个城市轨道交通是使用率平均值为33.6%,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使用率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而稳步提升。分各城市看,当年有1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使用率超过40%,城市个数较上年增加55%,其中上海使用率超过65%,可见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其次为广州、深圳2城使用率均超过60%;使用率在50%以上的城市除了成都、南京、北京外,当年杭州、南宁也进入该行列。而使用率低于10%的城市个数也由2020年的7个降至5个,兰州、哈尔滨、乌鲁木齐使用率最低,一方面由于部分城市反复受疫情困扰,居民出行受限;另一方面,有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于郊区,客流量不足也导致轨道交通使用率较低。比较当年轨道交通使用率与轨道交通线路密度,二者的正相关性仍然明显,线路网络越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率相对越高。人口进一步聚集的发展环境中,基于城市各项条件均达标的前提,可进一步加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提升居民出行效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纵向对比各主要城市近2年的轨道交通使用率,2021年所有城市在该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南昌、杭州2城涨幅最为明显,变化幅度均超过12%,当年南昌和杭州分别新增1条和2条运营路线,可见在轨道交通网络不足以满足快速增长居民需求的城市中,新增运营路线可明显提升轨道交通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近年来以上2城着力推进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布局,可见轨道交通使用率的增长也会进一步促进当地轨交网络的完善。

四、经营收入:小幅回升,票务收入超越非票务收入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收入主要分为票务收入和非票务收入,其中票务收入又称为“运营收入”,非票务收入又称为“资源收入”。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收入为938.05亿元,同比上涨7.9%,各城市的轨交资源经营单位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根据地铁客流和经营市场变化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计划并予以完成,为增强运营企业的经营反哺能力、建立城轨交通企业可持续的运营资金保障机制提供有力的条件。其中,票务收入为498.15亿元,同比增加30.2%,占总经营收入的53.1%;非票务收入为439.90亿元,同比小幅减少9.7%,占总经营收入的46.9%。

五、资源收入:物业开发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收入是指依托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物业开发、物业租赁及管理、车站商业、传媒广告、信息通讯及其他非票务收入的总和。单独分析资源收入,可以了解与轨道交通TOD开发有关的物业收入发展情况。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非票务收入为439.90亿元,其中,物业开发收入为296.73亿元,占非票务收入比重为67%,相比2020年,占比减少10.1个百分点;物业租赁及管理收入为22.90亿元,占非票务收入比重为5%,与2020年持平;传媒广告收入为46.36亿元,占非票务收入比重为11%,占比回升至2019年水平;车站商业、信息通讯及其他收入为73.89亿元,占非票务收入比重为17%,相比2020年,占比涨幅较为明显,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物业开发收入替代传媒广告收入,成为非票务收入的主流,但受整体房地产行业影响,2021年物业开发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车站商业信息通讯等收入占比上升。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广通商收入(非票务收入中扣除物业开发收入,包含物业租赁及管理、传媒广告、车站商业、信息通讯及其他收入)为143.15亿元,同比增加31.13%,车站商业、信息通讯及其他收入上涨明显是主因。

从广通商经营收入结构来看,传媒广告收入占比为32.4%,相比2020年的34.8%,下降了2.4个百分点;物业租赁及管理收入占比16.0%,相比2020年的23.4%,下降了7.5个百分点;车站商业、其他收入占比分别增加了0.2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信息通讯占比降低了3.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物业租赁及管理受大环境影响较大;而由于疫情的精准防控,车站商业的经营有所回升。

2021年,全国轨道交通广通商收入超过亿元的城市有23个,比上年增加1个。济南跃升至首位,广通商收入近20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突破12亿元大关,深圳紧随其后,以上6城是当年广通商收入超过10亿元的城市,相比2020年的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多出2城。杭州、南京、天津、武汉、青岛、无锡、南昌、重庆、西安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较为迅速,收入虽不及一线城市,但均比上一年有了较大的提升。

从广通商收入结构来看,多数城市广通商收入主要依托物业租赁及管理、车站商业、传媒广告三大板块,信息通讯及其他两项占比相对较低。2021年,传媒广告占比更为明显,有近4成的城市传媒广告占比超过50%;而与2020年相比,当年物业租赁及管理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仅有1个城市的物业租赁及管理占比超过50%。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前期资金投入大、资金收回时间长的特点,这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故各地开始探索通过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来反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亏损。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并积极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并将TOD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战略选择。

资源委员会单位成员中历年资源运营类型分别是:物业开发[2]、物业租赁及管理[3]、车站商业、传媒广告、信息通讯等业务。截至2021年底,物业开发有25城涉及,较2020年增加2城;物业租赁及管理有27城涉及,较2020年减少2城;有31个城市均有经营车站商业、传媒广告、信息通讯三类资源,五类资源均有经营的城市有16城。

一、土地储备:降幅明显,但全年仍超3500万平方米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土地储备规模[4]持续小幅增长,当年土地储备规模达到3542.5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1.2%。其中宁波、成都、长沙、南宁轨道交通土储规模均超过100万平方米,以上4城储备量总和占全部储备量的83.2%。

土储规模反应了未来城市TOD发展潜力。从各城市土地储备规模来看,2021年,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大举拿地,土地储备总量达2112万平方米,占全国土储总量的59.6%;成都轨道交通当年拿地量位居第二,储备总量在2020年相对较高的基础上继续小幅增长至481.5万平方米;南宁地铁当年拿地量42.44万平方米,土储量增长至130.7万平方米,紧随长沙之后,排名第四;另外,青岛、济南2城也有超过80万平方米的储备。可以预见,以上城市未来将会有较多轨道交通TOD项目的发展机会。

二、开发规模:小幅减少,开发进度放缓

2021年,全国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规模小幅下降,当年物业开发面积1730.7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9%;累计面积达到7528.67万平方米,较2020年上涨39.5%。从物业类别看,2021年各地的发力点仍集中在住宅、商业地产两个方面。

从各城市当年物业开发规模来看,2021年全国有新增物业开发的城市个数从2020年的23个增长至2021年的25个;其中6个城市开发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加1个城市,分别是宁波、青岛、南宁、北京、成都、深圳,其中宁波、成都和深圳的开发规模从50-100万平方米梯队上升至10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梯队;此外长沙、杭州、无锡和厦门当年开发规格介于50-100万平方米;其他城市的开发规模低于50万平方米。从各城市的开发结构上看,目前各城市物业开发还是以住宅、商业为主,办公物业也有所涉及,深圳的写字楼(含公寓)开发规模较突出,位于各城市之首。

三、经营规模:有所回升,全年超4600万平方米

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经营规模为4638.7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2.1%。其中,在建物业开发面积为3248.75万平方米,占全部经营面积的70.04%;自持商业物业可租赁面积为758.75万平方米,占全部经营面积的16.36%;商业物业管理服务面积为631.23万平方米,占全国经营面积的13.61%。

从各城市物业经营规模看,2021年深圳经营规模超700万平方米,高居榜首,且较2020年的涨幅也最为明显;青岛、广州物业经营面积跃居二、三名,均超过450万平方米;另外有10个城市经营面积介于100-450万平方米之间,较2020年增加1个城市;剩余城市的经营规模低于100万平方米。

四、开发收入:明显减少,不及2019年水平

2021年,物业开发经营收入为296.73亿元,相比去年减少81亿元,受房地产行业大环境降温影响,同比下降21.5%。未来随着土储规模的缩减,开发速度放慢,预计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相关收入有小幅回调。

从各城市物业开发收入来看,2021年共有24个城市产生物业开发收入,较2020年增加5个城市。其中有9个城市物业开发收入超过10亿元,数量整体较上年增加1城,深圳依旧强势领跑,开发收入规模虽不及去年,但仍与第二名保持近60亿元的优势;杭州、南宁当年发力超越宁波成为第二、三名,前4名的城市物业开发收入均高于20亿元。剩余20城的开发规模介于0-20亿元之间。

五、经营收入:小幅回撤,略低于2019年

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物业经营收入超过22亿元,较2020年减少10.5%,经营收入小幅回撤。未来在疫情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地铁物业经营仍有不小挑战。

从各城市物业经营收入来看,2021年有9个城市轨道交通物业经营收入超亿元,较2020年增加3个城市。其中,广州超过深圳成为榜首城市,经营收入近4亿元;深圳有所减少,退居全国第二;天津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仍有超过2.2亿元的收入;此外,北京、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南京6城表现较佳,其物业经营收入突破亿元。

六、开发收益:受大环境影响,收益持续放缓

自2018年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收益较之前显著提高,随后2019年增长至近期峰值,2021年开发收益不完全统计为78.4亿元,同比减少28.8%,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受大环境影响,开发经营相比2020年有所放缓。

分各城市维度看,2021年全国有1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收益超过10亿元,与2020年持平。从城市构成来看,深圳持续高居全国首位,开发收益超过43亿元,虽比2020年减少33.7%,但从全国范围看仍具有绝对优势;开发收益为负的城市有2个,分别是重庆和贵阳。总体上,各城市的物业开发收益与开发进程息息相关,且当年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明显,仅有少数城市开发收益逆势增长。

2022年,在新基建战略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相对平稳,但房地产行业步入下行周期,全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开发规模、经营收入、收益等指标减少。

2022年1-11月,苏州和东莞两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批,调整获批里程数共128.58公里,仅占2021年全年获批里程的40.9%,轨道交通规划获批趋严,建设速度或将放缓。但越来越多的城市将TOD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同时房地产将继续担当中国经济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各级城府出台并落实多项刺激政策,预计未来短期内轨道交通TOD或将面临较大压力,但长期来看可实现稳健发展。

自2018年国家调整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审批条件以来,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国新获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累计里程达到2792.04公里,线路126条,站点1622座,建设周期集中在2018-2026年。

从站点综合开发来看,根据2018-2022年11月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况,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622座站点,若以50%的开发比例,按照每个站点平均开发用地面积20公顷计算,可得规划站点综合开发用地总面积将达到16220公顷;若按照平均容积率2计算,可得规划站点综合开发建筑面积达到3244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2万元/平方米计算,则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TOD发展规模将达6.48万亿元。

从车辆基地综合开发来看,根据2018-2022年11月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况,全国规划建设126条轨道交通线路,根据现有线路配置车辆基地的比例,按照平均每条线路配置1.6个车辆基地,则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数量为201个。由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开发条件要求较高,所以整体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率较低,若以30%的开发比例计算,每个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平均用地面积大约30公顷,计算得到全国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开发用地总面积将达到1809公顷;按照1.5的容积率计算,规划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建筑面积将达到2713.5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2万元/平方米计算,则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TOD发展规模将达到5427亿元。

轨道交通TOD研究课题组组长:崔霁;

课题组成员:姚腊、夏文。

[1] 1.发展篇内容统计41个协会成员数据,不包含淮安、珠海、天水、三亚、株洲、宜宾、嘉兴、文山州、芜湖;

2.2021年年报中将广佛线年末线路运营长度按地理区域划分,广佛线在佛山境内线路21.5公里,车站15座计入佛山市。资源经营收入、收益汇总计入佛山;

3.不再单独统计珠三角运营情况。

[2] 物业开发,包含已开发(完工及在建)的商品住房或保障性住房、商业物业(含停车场/位)、写字楼(含公寓)、酒店、地下空间综合商业开发。

[3] 物业租赁及管理,一是通过开发或购置等形式持有的具有独立产权证书(或其他权利证明)的可租赁商业物业,不含站厅(台)商铺、地铁配线空间及通道商业;二是服务管理的商业物业。

[4] 土地储备规模,通过自有土地开发、土地招拍挂出让、政府划拨、协议出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物业开发的土地储备总面积。

证券之星财经:

截至2023年2月22日收盘,城市传媒(600229)报收于7.25元,下跌1.23%,换手率0.63%,成交量4.25万手,成交额3070.41万元。

2月2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966.28万元,占总成交额31.47%,游资资金净流入246.16万元,占总成交额8.02%,散户资金净流入720.12万元,占总成交额23.45%。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城市传媒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409.92万元,融资偿还824.62万元,融资净偿还414.69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0股,融券偿还0.0股,融券余量0.0股,融券余额0.0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51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城市传媒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95亿元,同比上升4.39%;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上升13.98%;扣非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上升12.95%;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63亿元,同比上升6.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760.39万元,同比上升28.2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707.44万元,同比上升40.28%;负债率25.71%,投资收益-248.15万元,财务费用-691.91万元,毛利率32.92%。城市传媒(600229)主营业务:从事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业务以及相关新媒体产品的开发运营。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城市传媒(60022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资金流向名词解释:指通过价格变化反推资金流向。股价处于上升状态时主动性买单形成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入,股价处于下跌状态时主动性卖单产生的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下跌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出。当天两者的差额即是当天两种力量相抵之后剩下的推动股价上升的净力。通过逐笔交易单成交金额计算主力资金流向、游资资金流向和散户资金流向。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本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